[实用新型]采集浮游动物休眠卵的采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60103.8 | 申请日: | 2015-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0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张颖;高梦婵;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田和穗 |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 浮游动物 休眠 采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域生态领域中的辅助用具,特别是一种采集浮游动物休眠卵的采泥器。
背景技术
浮游动物(zooplankton)是指水中营异养生活的浮游生物。是水域环境中重要的生物,包括无脊椎动物的大部分门类,既从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到较高等的尾索动物,差不多每一类都有浮游动物的代表,同时还包括许多大型底栖动物的幼虫。因此,浮游动物是极为复杂的一个生态类群。
有些浮游动物虽然种类不多,但其数量庞大,分布广,是水域中动物的重要类群之一。本身可作为许多经济鱼、虾类的天然饵料,但另一方面,有些浮游动物能捕食仔鱼或幼鱼,故对产卵场与渔业有一定危害性。
一些浮游动物在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或者自身种群数量增殖到一定值后,会形成休眠卵,休眠卵通常有较厚的卵膜包裹,对胚胎起到保护作用。休眠卵沉积到水体底部,进过一定时间的休眠,待外界适宜时可以启动萌发机制,进行萌发,进而进入到水域环境中,所以,掌握水域环境中浮游动物休眠卵的种类组成状况、数量变动、季节变化等规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浮游动物在水域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采集浮游动物休眠卵的采泥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采集浮游动物休眠卵的采泥器,包括圆柱形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提杆2,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圆筒3,圆筒3的上部开口与壳体1的内腔相通,在壳体1的上部开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排气管路,排气管路的末端设置有阀座4,阀座4内连接有排气阀5,在壳体1的上部还开设有排水管路,排水管路的末端设置有压盖6,压盖6上开设有排水孔7,在压盖6内设置有弹簧8,弹簧8的底端与带有垫片的圆盘9连接,圆盘9与排水管路的出口相配。
所述的圆筒3的底端为斜边10。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采集浮游动物休眠卵的采泥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采集底泥中浮游动物休眠卵的装置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它可以灵活、方便的连接不同长度的提杆,以适应不同水深的养殖池塘,并且它的顶端设计有能够自行关闭或开启的排水结构,这样在其工作时就能够完全将其内腔中的水体排出,有利于采集到更深处的休眠卵泥样;同时其顶端还设置有排气阀,便于收集一些较为粘滞的休眠卵泥样;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采集浮游动物休眠卵的采泥器,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圆柱形的壳体1,在壳体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提杆2,使用者可以根据采样水域的水深来选择不同长度的提杆2;在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圆筒3,圆筒3的上部开口与壳体1的内腔相同,并且为了让本装置能够顺利地插入底泥中,圆筒3的底端设置有斜边10;在壳体1的上部开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排气管路,这个排气管路的末端设置有阀座4,在阀座4内连接有排气阀5;同时在壳体1的上部还开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排水管路,并且在排水管路的末端设置有压盖6,在压盖6上开设有排水孔7,同时压盖6内还设置有弹簧8,这个弹簧8的底端与带有垫片的圆盘9相连,而所述的圆盘9则与排水管路的出口相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采集浮游动物休眠卵的采泥器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根据采样水域的水深来选择不同长度的提杆2,将合适的提杆2连接在壳体1上后,并保证排气阀5关闭,手持提杆2将壳体1放入水中,待圆筒3底端的斜边10与底泥接触后,持续下压提杆2,在壳体1下行的过程中,壳体1内腔中的水压逐渐增大,并将排水管路顶端的圆盘9顶开,这样壳体1中的水体便会通过压盖6上的排水孔7排出;圆筒3完全插入底泥后,上提提杆2,此时在弹簧8的作用下,圆盘9重新压在排水管路的顶端,圆筒3和壳体1内的底泥便会随之一起被采集上来;然后将圆筒3的底部对准收集容器,并开启排气阀5,空气进入壳体1与底泥之间后,底泥自然从圆筒3中滑落到收集容器中,完成一次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01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群鱼路亚
- 下一篇:用于稻鳖共生的晒背台装置及稻鳖共生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