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电事故照明自动投入装置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59871.1 | 申请日: | 2015-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4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来妮;唐传江;张俊燕;张杰;季维国;王勇;谷永坤;王军;陈扬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众诚热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9/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2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 事故 照明 自动 投入 装置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电路的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热电事故照明自动投入装置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一些热电厂的热电事故照明电源取自直流电源合闸母线上,在厂用电源失电时,需要电气运行人员手动合上空气开关投入事故照明电源,为厂用电中断后各专业事故处理提供事故照明照明。在厂用电中断后需要运行手动操作,增加事故处理的操作步骤及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而合理,制造使用方便的热电事故照明自投入装置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热电事故照明自动投入装置连接结构,包括交流三相电源和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电源通过一个空气开关连接接触器触点并连接至事故照明;交流三相电源上并联有两个继电器的线圈,两个继电器的触点串联于接触器的正极端电路上。
所述的热电事故照明自动投入装置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继电器的线圈两端电路通过空气开关连接至交流三相电源,接触器的两端电路通过空气开关连接至直流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当交流电源失电后,通过继电器动作,辅助触点动作,接触器KM吸合,事故照明回路自动投入运行;保证事故照明在厂用电中断后能自动投入,减少事故状态下的操作,减少了事故处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交流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流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交流、直流电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热电事故照明自动投入装置连接结构,包括交流三相电源1和直流电源2,直流电源2通过一个空气开关3连接接触器4触点并连接至事故照明;交流三相1电源上并联有两个继电器5的线圈,两个继电器5的触点串联于接触器4的正极端电路上。
两个继电器5的线圈两端电路通过空气开关3连接至交流三相电源1,接触器4的两端电路通过空气开关3连接至直流电源2。
接触器4、两个继电器5、三个空气开关3组成的自动投入装置,实现了当交流电源1失电后,继电器kv1、kv2动作,辅助触点动作,接触器KM1吸合,事故照明回路自动投入运行。
交流电源采集开关DK1、DK2、直流控制开关DK3及事故照明开关DK4正常工作时处于合闸位置。交流电源采集开关DK1、DK2用于每周一次的试验:拉开DK1、DK2,切断交流电源,检查事故照明投入是否正常,灯具是否运行正常,并将试验情况做好记录。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众诚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众诚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98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