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升降载物板式3D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8630.5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7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板式 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机,具体涉及一种内升降载物板式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阶段三维打印机被用来制造产品。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现有的3D打印机不方便对物料进行输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管的旋转可以控制升降管沿着导向管实现竖直升降运动,从而方便控制升降载物板实现竖直升降运动,方便对打印机主体提供原料的内升降载物板式3D打印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内升降载物板式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打印机主体内设有升降载物板,升降载物板呈水平布置,打印机主体的内底部设有第一导向管,第一导向管为管状结构,第一导向管呈竖直布置,第一导向管内套装有第一升降管,第一升降管呈竖直布置,第一导向管的上端设有第一旋管,第一旋管与第一导向管的上端通过卡扣连接,第一旋管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第一升降管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一升降管与第一旋管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升降管的端部设有升降座,升降座上设有第二导向管,第二导向管呈竖直布置,第二导向管内套装有第二升降管,第二升降管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二导向管的上端设有第二旋管,第二旋管与第二导向管的上端通过卡扣连接,第二旋管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第二升降管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二升降管与第二旋管通过螺纹连接;升降载物板设置在第二升降管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打印机主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的形状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均为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座的内部为空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旋管的旋转可以控制第一升降管沿着第一导向管实现竖直升降运动,第二旋管的旋转可以控制第二升降管沿着第二导向管实现竖直升降运动,从而方便控制升降载物板实现竖直升降运动,方便对打印机主体提供原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升降载物板式3D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内升降载物板式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主体1,打印机主体1内设有升降载物板4,升降载物板4呈水平布置,打印机主体1的内底部设有第一导向管5,第一导向管5为管状结构,第一导向管5呈竖直布置,第一导向管5内套装有第一升降管6,第一升降管6呈竖直布置,第一导向管5的上端设有第一旋管7,第一旋管7与第一导向管5的上端通过卡扣连接,第一旋管7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第一升降管6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一升降管6与第一旋管7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升降管6的端部设有升降座8,升降座8上设有第二导向管9,第二导向管9呈竖直布置,第二导向管9内套装有第二升降管10,第二升降管10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二导向管9的上端设有第二旋管11,第二旋管11与第二导向管9的上端通过卡扣连接,第二旋管11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第二升降管10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二升降管10与第二旋管11通过螺纹连接;升降载物板4设置在第二升降管10的端部;打印机主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2与第二移动轮3,第一移动轮2与第二移动轮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移动轮2与第二移动轮3均为万向轮;升降座8的内部为空腔结构。
本实用新型内升降载物板式3D打印机,第一旋管7的旋转可以控制第一升降管6沿着第一导向管5实现竖直升降运动,第二旋管11的旋转可以控制第二升降管10沿着第二导向管9实现竖直升降运动,从而方便控制升降载物板4实现竖直升降运动,方便对打印机主体1提供原料。
其中,打印机主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2与第二移动轮3,第一移动轮2与第二移动轮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移动轮2与第二移动轮3均为万向轮;所以移动更加灵活。
其中,升降座8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以质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师范学院,未经玉溪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86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轴度检测仪
- 下一篇:薄膜供料的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