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荒漠治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6695.6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8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林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丹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荒漠 治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理荒漠的设施。
背景技术
土地荒漠化已经是全球环境问题,如何有效治理荒漠改善环境已经迫不及待,我国一直积极推动土地荒漠的治理,也有此方面的专利。
2007.01.17公开的,公布号为CN1896499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治荒漠解决未来能源,增加降雨消除贫困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方法,在荒漠、大风寒潮通道和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建人造山拦风力发电,抬升气流增雨,阻拦大风寒潮和沙尘暴。人造山由众多导流式高效风力发电机组合成可调节山体两边气候充分利用风能的降雨发电山。用建平面式风力发电场的投资建占地少高效人造立体风力降雨发电山解决了建人造山的投资和投资回收问题,开创了人类拦风增雨发电和水力风力联合发电新方法。但该技术实施难度大,对环境影响也很大。
2015.07.15公开的,公开号为CN204466415U中国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结构的治理荒漠化土地设施包括组装式温室大棚装置、贮水装置和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式温室大棚装置包括顶板、两侧棚架、支撑竖杆、支撑横杆和滴灌管,所述两侧棚架通过顶板相互连接,且顶板下设有顶灯;所述支撑竖杆与支撑横杆纵横交错相互衔接并与两侧的棚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组装式温室大棚内增设了灌溉系统可以在沙漠或荒漠化土地上快速搭建出适宜植物生长的空间,在温室大棚内的沙漠或荒漠化土地上种植适于沙漠或荒漠化土地生长的植物,当植物长到能够独自存活时,逐渐减少灌溉的水量、减轻对环境的调节。但是对能源需求大,在荒漠区域的能源来源少,大规模建设的基础差。
2012.07.11公开的,公开号为CN202326069U实用新型是一种大功率太阳能发电自动抽水系统。由太阳电池板、大功率光伏扬水逆变器、水泵、红外线探测器、蓄水池构成;太阳电池板连接大功率光伏扬水逆变器,大功率光伏扬水逆变器连接水泵,水泵与蓄水池间设置红外线探测器。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太阳能发电自动抽水系统是将太阳能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来带动水泵工作,可以独立于电网之外,只要有阳光,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抽水。造价低、重量轻、便于携带、拆装移动方便,但是未能解决如何减少荒漠地区的水份挥发及植物种植的问题。
2010.11.10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1509257B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种植香根草固土护坡的方法,属于植物的种植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在荒山裸地、人为边坡、尾矿场等地表种植香根草并利用香根草的特性治理荒漠地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整理场地,挖种植槽,填入营养土,刈割,蘸根、裹浆,制作植生袋苗,移栽植生袋苗,养护。本发明可将香根草的成活率提高30%左右,不仅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固土护坡效果好,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地貌景观;既可广泛用于喀斯特地区的荒山裸地、荒漠地、石漠地的植被恢复,也可用于人为边坡的固坡绿化,还可用于尾矿场的地表治理等,但其没有能解决植物所需的水份来源及进一步提升成活率的关键。
以上种种技术方案均无法全面解决治理荒漠中植物栽培所需的能源水份及小环境控制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荒漠治理系统,可遮阳并可发电供抽水、水份不易蒸发并可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荒漠治理系统,包括支架、透光型薄膜太阳能组件以及抽水灌溉系统,所述透光型薄膜太阳能组件铺设在支架上以吸收太阳能发电,并为抽水灌溉系统提供电源,该抽水灌溉系统为支架下方的植物提供水源。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人字形结构,具有两相交的斜面,每个斜面具有纵横交错的龙骨。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与地面夹角为10~15°。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型薄膜太阳能组件中的透光型薄膜太阳能电池为仅能让600nm以上阳光透过的透光型薄膜太阳能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抽水灌溉系统包括相连接的抽水泵和滴灌管路,所述抽水泵由所述透光型薄膜太阳能组件供电,所述滴灌管路挂设在所述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透光型薄膜太阳能组件一方面既可遮阳使水份不易蒸发,又能保证植物生长必要的阳光,另一方面又能利用太阳能发电为抽水灌溉系统提供电能用以抽水灌溉、且使水份可循环利用,从而有效能治理荒漠。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荒漠治理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荒漠治理系统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丹,未经林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66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痰管
- 下一篇:带有表面耐磨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人工关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