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密闭洁净反应罐使用的可升降式搅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6012.7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3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薛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新华通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密闭 洁净 反应 使用 升降 搅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罐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密闭洁净反应罐使用的可升降式搅拌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密闭洁净反应罐的可升降式搅拌系统;特别适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
背景技术
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中,常规反应罐的搅拌系统多采用顶部机械搅拌系统,包括单层或多层搅拌器,搅拌器高度位置固定,搅拌器流体操作区域固定,对于反应罐内介质沉降速度大、固液悬浮、高黏流体混合等液体场合,常规的搅拌形式无法满足搅拌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密闭洁净反应罐使用的可升降式搅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器高度位置固定,搅拌器流体操作区域固定,无法满足反应罐内介质沉降速度大、固液悬浮、高黏流体混合等液体时的搅拌质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支架、下支架、搅拌机构与升降动力机构;升降动力机构包括丝杆固定座、滚珠丝杠、升降支座、滚珠丝杠螺母、伺服电机、轴承固定座;升降动力机构固定安装在上支架上;伺服电机动力输出端具有锥齿轮,锥齿轮与滚珠丝杠啮合传动;滚珠丝杠螺母与升降支座固定连接;通过伺服电机带动锥齿轮,从而带动滚珠丝杠旋转,滚珠丝杠与滚珠丝杠螺母啮合传动,滚珠丝杠螺母带动升降支座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升降动力机构还包括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光轴;滚珠丝杠螺母与升降支座偏心固定连接;直线轴承轴心线与滚珠丝杠螺母轴心线相对升降支座中心对称且平行,直线轴承与升降支座固定连接;直线轴承光轴与直线轴承滑动配合;升降支座通过直线轴承沿直线轴承光轴的导向辅助支撑,保证升降支座轴向移动的平稳与径向精度要求。
优化地,升降动力机构的直线轴承数量3个。
搅拌机构包括减速机、搅拌轴、搅拌支座、轴套、花键直线轴承;减速机动力输出端与轴套相连接,减速机带动轴套进行旋转;轴套与花键直线轴承紧固连接;搅拌轴上具有花键;花键直线轴承与搅拌轴的花键连接配合;花键直线轴承将减速机作用于轴套的扭矩传递给花键轴的同时,还可允许搅拌轴沿花键上下轴向运动;搅拌轴上端通过轴承固定座连接至升降支座上;升降支座升降运动带动整个搅拌轴进行上下运动。
搅拌轴通过升降支座部分轴承固定座与轴套内的花键直线轴承形成两支点固定,保证搅拌轴的旋转精度。搅拌系统主轴旋转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上下升降动作,升降过程流畅,主轴与轴套之间使用花键直线轴承而非干摩擦,不存在干涉部分。
本实用新型搅拌系统通过搅拌支座与反应罐进行连接。通过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搅拌的转速以及搅拌轴升降操作的频率及高度。搅拌轴在搅拌液体的同时实时改变搅拌轴高度,通过旋转和上下升降操作,使得整个区域的液体得到良好的混合。
为保证容器内洁净要求,本实用新型搅拌机构还包括单端面机械密封、唇形密封两道密封结构,第一道密封单端面机械密封安装在轴套外侧,保证轴套与反应罐内的密封要求;第二道密封使用符合卫生等级要求的唇形密封,设置在轴套内部与搅拌轴接触部分,保证搅拌轴在升降过程中与轴套能够保持密封状态;两道密封处理保证设备内与外界保持密闭状态,实现设备内部无菌操作。
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可在保证容器内洁净要求的同时实现搅拌器的上下升降并旋转;可以对不同液体层进行搅拌操作,逐步逐层进行搅拌混合,提高搅拌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轴套内使用花键直线轴承部分A局部放大图;
图3是轴套内与搅拌轴密封使用的唇型密封结构B局部放大图;
图中:1搅拌轴、2搅拌支座、3单端面机械密封、4下支架、5减速机、6直线轴承、7上支架、8直线轴承光轴、9丝杆固定座、10滚珠丝杠、11升降支座、12滚珠丝杠螺母、13伺服电机、14轴承固定座、15轴套、16花键直线轴承、17唇形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新华通制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新华通制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60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