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卡后板簧后吊耳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5972.1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2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宣;王红元;范满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先驰汽车车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卡后板簧后吊耳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卡后板簧后吊耳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市场发展需求,整车自重得到各整车企业及终端用户的严格控制和要求,整车用途多元化。整车既要减重,同时又要提高承载性,这就给底盘设计尤其是悬架系统设计提出更高要求。
一种广泛应用于(轻卡)轻型卡车、轻型客车的后板簧后吊耳支架,如图1、图2所示,是整体铸件,包括吊耳安装板1、从吊耳安装板处整体向外横向延伸出U形悬臂2,U形悬臂的外端整体向下延伸出板簧支撑臂3,U形悬臂2的壁厚L1为8毫米,吊耳安装板上的安装孔与板簧支撑臂3共同组成后板簧的支撑。通过终端用户处的反映,上述的后板簧前吊耳支架,U形悬臂2的壁厚为8毫米,强度及刚度小,在U形悬臂2与吊耳安装板1的过渡处A是应力集中处,出现不同程度开裂或断裂现象,对司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也给整车企业及各零部件供应厂家造成巨大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现有轻卡后板簧后吊耳支架的强度,避免U形悬臂与吊耳安装板的过渡处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或断裂现象,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轻卡后板簧后吊耳支架。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轻卡后板簧后吊耳支架,是整体铸件,包括吊耳安装板,从吊耳安装板处整体向外横向延伸出U形悬臂,U形悬臂的外端整体向下延伸出板簧支撑臂,其特征在于:在U形悬臂与吊耳安装板的过渡处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是两个,分别设置在U形悬臂与吊耳安装板的过渡处的两侧。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加强筋的厚度是12毫米,U形悬臂的壁厚为10毫米。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现有轻卡后板簧后吊耳支架进行改进,在U形悬臂与吊耳安装板的过渡处(应力集中处)设有加强筋,并连为一体,提高了强度,避免局部的应力集中,克服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或断裂现象,满足车辆悬架承载要求,使车辆安全性提高;另外,U形悬臂的壁厚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2毫米,提高了强度及刚度,与12毫米厚的两个加强筋设置,共同过程最优化的组合。改进后的轻卡后板簧后吊耳支架基本没有出现开裂或断裂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后板簧后吊耳支架的主视图。
图2是现有后板簧后吊耳支架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卡后板簧后吊耳支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卡后板簧后吊耳支架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卡后板簧后吊耳支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图5所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如下:一种轻卡后板簧后吊耳支架,是整体铸件,包括吊耳安装板1,从吊耳安装板处整体向外横向延伸出U形悬臂2,U形悬臂的外端整体向下延伸出板簧支撑臂3,在U形悬臂与吊耳安装板的过渡处设有加强筋4,加强筋4是两个,分别设置在U形悬臂与吊耳安装板的过渡处的两侧(即,U形悬臂沿宽度方向的两侧)。
如图3所示,U形悬臂的壁厚L2为10毫米;与背景技术中的U形悬臂的壁厚(8毫米)相比,增加了2毫米,提高了强度和刚度。
如图4、图5所示,加强筋的厚度L3是12毫米,这是最优化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增加的加强筋,在铸造模具上一次性实现整体铸件,增加的加强筋无需机加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先驰汽车车架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市先驰汽车车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5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