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54082.9 | 申请日: | 2015-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1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燕;许方蕾;吴先正;陈胜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肖爱华 |
| 地址: | 20006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尾骶部压疮 护理 减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
背景技术
压疮是由于长时间不变换受压迫的部位,身体局部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到障碍,组织发生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坏死。压疮最容易生长在长期卧床患者的骶尾部到会阴处。一旦生了压疮,会给患者增加痛苦,所以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压疮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将压疮局部消毒,清洗后用2%的成纤维生长因子软膏均匀覆盖创面,再用消毒敷料包扎。消毒敷料能促进创伤愈合过程中所有细胞增生,加快创口的愈合速度。
现有的消毒敷料一般使用压疮贴即一种水胶体医用敷贴。这种水胶体医用敷贴是用胶布贴敷在皮肤上的,容易引起患者皮肤过敏,并且,它是一次性使用的,成本较高,而且,由于患者自己不能翻身,在实施贴敷及更换或换药时非常不方便。
还有的压疮治疗方法是将敷药纱布直接塞在患者生压疮的尾骶部,由于卧床病人无力变换卧位,导致生压疮处接触面小,受力大,更容易滋生压疮,造成了恶性循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舒适,使用效果好的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它包括一垫块,该垫块为半片裤衩形;在垫块的上部左右各设一根可固定在患者腰部的固定带,在垫块的下部左右各设两根可固定在患者左右大腿上的固定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为粘结带或绑带。
进一步地,所述垫块采用纯棉布或多层纱布制成,这样透气性更好,使用时更舒适。
更进一步地,所述垫块为充气式垫块,在垫块中设有一个个气囊,所有的气囊分成几组,每组内的气囊是相通的,每组气囊设有一个充气口,可定期或不定期对每组气囊进行轮换充气和放气。
更进一步地,气囊上有若干微孔,可从微孔中喷出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具有对皮肤无过敏,使用及换药方便,对压疮治疗和康复效果好等优点,可应用于瘫痪、昏迷、重大手术后、骨折牵引、严重烧伤(冻伤)等患者,适用于医院、敬老院及家庭病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块2、粘结带3、绑带4、气囊5、充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它包括一垫块1,该垫块为半片裤衩形;在垫块的上部左右两端各设一根可固定在患者腰部的粘结带2,在垫块的下部左右各设两根可固定在患者左右大腿上的绑带3。垫块1采用纯棉布或多层纱布制成。
使用时,将卧床患者的尾骶部略微抬起一点,即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垫在卧床患者的尾骶部下面,两根粘结带分布在患者的腰部左右两侧,左右各两根绑带分布在两条大腿下面;之后,在患者的患褥疮处涂覆上治压疮的药膏、药粉、药液或其它药材,然后,将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上部的两根粘结带两端粘结在一起,将褥疮专用包下部的左右各两根绑带绑在两条大腿上,即可将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固定。
治疗压疮药物使用一段时间后,只需将绑在两条大腿上的两根绑带解开,即可很方便地进行换药或再次涂覆药物。
由于长期卧床患者的骶尾部受到的压力最大,因此压疮最容易生长在长期卧床患者的尾骶部到会阴处。本实用新型的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在使用时,中间的大部分面积是垫在卧床患者的骶尾部下面的,由于与患者尾骶部的接触面大,受力小,因此,患者骶尾部原有的褥疮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和康复,避免了继续滋生压疮的恶性循环。
该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使用方便、舒适,使用效果好;还可重复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它包括一垫块1,该垫块为半片裤衩形;在垫块的上部左右两端各设一根可固定在患者腰部的粘结带2,在垫块的下部左右各设两根可固定在患者左右大腿上的绑带3。
垫块1为充气式垫块,在垫块中设有一个个气囊4,所有的气囊分成几组,每组内的气囊是相通的,每组气囊设有一个充气口5,可定期或不定期对每组气囊进行轮换充气和放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40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