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圈式内置轻质材料高强垛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3906.0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0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莫维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佳泰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02 | 分类号: | E21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18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圈 内置 材料 高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顶板支护的支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钢圈式内置轻质材料高强垛柱。
背景技术
巷道顶板冒顶和工作面冒落是煤矿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冒顶或冒落区域顶板处理不当,容易发生顶板的再次垮冒,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的损坏,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目前,国内外煤矿井下处理巷道顶板冒顶和工作面冒落的方法主要有:锚网喷注法、金属支架木垛法、撞楔法等,均需要施工人员长时间在无支护的巷道顶板下作业,通常冒顶区域巷道顶板岩性差、松散破碎、极易发生再次冒顶,引发次生灾害,因此施工人员的安全难以保证,同时在顶板冒落较高时,需要搭设脚手架进行登高作业,增加了施工的不安全性。金属支架木垛法、撞楔法等采用木材进行接顶,存在接顶不实,木材在潮湿环境下容易腐烂的问题,造成大量木材资源浪费,并且木垛支设需要人手多,程序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圈式内置轻质材料高强垛柱,该垛柱操作简单、高强、安全、快速,能够柔性处理巷道顶板冒顶和工作面冒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钢圈式内置轻质材料高强垛柱,包括若干钢圈,所述钢圈上下堆叠构成垛柱,所述每个钢圈内均设有钢管,所述钢管位于钢圈内圈的中心处,且钢管通过加强筋或加强筋板与钢圈内壁焊接,每个钢圈内均填充轻质高强材料;每相邻的两个钢圈的钢管位于同一轴线上,每相邻的两个钢圈之间通过同一根圆钢插于两个钢管内来限制相邻两个钢圈之间的水平位移,或通过在位于上方钢圈的钢管内设置限位钢管来限制来限制相邻两个钢圈之间的水平位移,所述限位钢管通过固定销滑动连接于钢管内,所述固定销端面穿出限位钢管的管壁与钢管的内壁紧密接触。
优选的,钢管内壁在靠近钢圈四分之三高度处焊接限位钢环。
优选的,每个限位钢管内的固定销均设有两个,两个固定销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两个固定销各自的另一端部分别穿出设在靠近限位钢管顶部处的两个孔与钢管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固定销与钢管内壁接触的端面设为粗糙端面。
优选的,每个钢圈在其外侧面靠近上、下端面处分别对称焊接两个螺帽,每个钢圈通过在上、下的两对螺帽内安装螺栓与相邻钢圈连接。
优选的,每个钢圈外部均设有把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是以钢结构和高强轻质充填材料构成,抗压强度高,耐腐蚀;在施工不需要搭设脚手架进行登高作业,增加了安全性;避免了原来采用木垛的方法进行接顶,存在接顶不实,木材在潮湿环境下容易腐烂、浪费大量木材资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施工工艺简单,提高了支护强度,通用性强,具有难燃抗静电的特点,且可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相邻两个钢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钢圈2.钢管3.加强筋4.限位钢管5.固定销6.限位环7.弹簧8.螺帽9.螺栓1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佳泰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佳泰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3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施工支撑装置
- 下一篇:手模盘角度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