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径式油管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3842.4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0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曹许明;张宇航;曹鑫瑞;曹滢;高慧;慕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许明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8300 陕西省榆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径式 油管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井底防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变径式油管缓冲器。
背景技术
通常利用抽油机采集原油时,离不开油泵及其油管系统。在油井生产过程中,因油管丝扣受损、油杆偏磨、长期腐蚀等因素影响,会导致管柱(整架或许多节油管)脱扣坠落,冲击人工井底,强大的冲击力会使油管和油杆严重弯曲变形,事故处理时所需的打捞费用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而且一般会有20%—50%的油管、油杆需要换新,所需的维修时间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个别事故井因自身打捞难度太大,不得不放弃维修,强制进行报废,这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多达数百万元。根据陕西延长石油靖边采油厂油田工程作业大队的统计,2014年度生产井有四千余口,而发生油管坠落事故的就达到一百五十余口。
为了预防上述类似损失继续发生,需要最大限度地减缓油管柱的坠落运动速度,减轻对井底的冲击,降低打捞难度,从而减少油管和油杆变形引起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既能保障抽油机正常工作,又能在事故情况下将高速坠落的管柱运动速度减慢的变径式油管缓冲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套管内的油管,以及通过油管接箍与油管尾部连接的堵头阀体,堵头阀体的底部安装有弹性挡圈,堵头阀体的中心通过连杆向下安装有用于配合弹性挡圈的堵头阀片;所述的弹性挡圈具有倒锥形的开口并与套管之间留有间隙,液体能够沿弹性挡圈与套管间的间隙流动,当油管意外坠落,弹性挡圈被堵头阀片撑开,使得弹性挡圈贴合套管,阻止液体流动,实现油管缓冲。
所述弹性挡圈为橡胶圈。
所述的弹性挡圈通过连接螺丝安装在堵头阀体的底部。
所述的弹性挡圈底面与堵头阀片之间安装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装在连杆上。
所述的油管接箍内设置有封堵片,且封堵片固定在油管与堵头阀体之间。
所述的堵头阀体顶部安装有用于控制连杆伸缩长度的调节螺母。
所述的堵头阀片采用与弹性挡圈倒锥形开口配合的锥台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堵头阀体的底部安装弹性挡圈,堵头阀体的中心通过连杆向下安装有用于配合弹性挡圈的堵头阀片,在正常情况下,油管下放的速度比较慢,液体沿弹性挡圈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缓冲堵头不起作用,当油管意外脱扣坠落时,管柱会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加速降落,堵头阀片受到液体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当该阻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堵头阀片就会将弹性挡圈撑开,使得弹性挡圈贴合套管,液体无法继续向上流动,进而实现油管坠落的缓冲,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加工,易安装,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如果油管不发生坠落能够长期使用,当油管坠落后该装置极大地减慢了油管坠落的速度,大大减轻了对井底的冲击,使油管和油杆减少变形或不变形。最终,降低了打捞难度,减少了更换材料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弹性挡圈底面与堵头阀片之间安装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装在连杆上,正常工作时复位弹簧通过弹力保证堵头阀片与弹性挡圈分离,当油管意外坠落时,许多节油管或油管整架在重力作用下加速降落,堵头阀片受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堵头阀片压缩复位弹簧向上移动,将弹性挡圈撑开,液体无法继续流动,实现油管坠落的缓冲;当故障消除后,复位弹簧重新撑开弹性挡圈与堵头阀片,使得本装置能够重复使用,可靠性较高。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油管接箍内设置有封堵片,且封堵片固定在油管与堵头阀体之间,在井下抽油系统中,油管尾部依次设置筛管和沉砂管,抽油泵将油液从筛管上的若干个孔洞抽入油管,封堵片能够将油管尾部沉降下来的泥沙等杂质阻挡起来,收集到沉砂管当中。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堵头阀体顶部安装有用于控制连杆伸缩长度的调节螺母,通过调节螺母能够实现弹性挡圈与堵头阀片配合距离的调整,提高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油管;2.封堵片;3.油管接箍;4.调节螺母;5.堵头阀体;6.弹性挡圈;7.复位弹簧;8.连接螺丝;9.堵头阀片;10.连杆;11.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许明,未经曹许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3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装式电机定子冲片
- 下一篇:动平衡试验机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