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猕猴桃采后远销的运输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3837.3 | 申请日: | 2015-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0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方丽;徐丽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阳宏成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34 | 分类号: | B65D85/34;B65D81/18;B65D81/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猕猴桃 远销 运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水果运输包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猕猴桃采后远销的运输箱。
背景技术:
猕猴桃被誉为“人参果”,它营养丰富、甜酸适度、清香可口、别具风味,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高出30倍以上,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猕猴桃在江南一般9-10月成熟采收,此时外界的气温还较高。猕猴桃与其它水果相比,其习性非常特别,它是一种呼吸高峰型水果,刚采收时,果实释放的乙烯量极微,如不及时处理,在20℃左右常温下,几天后乙烯释放量会迅速增加,立即会出现呼吸高峰,使果实由硬变软,达到可食状态,再进一步软化时,果实就会衰老腐烂。因此,采收后的猕猴桃,必须尽快进行贮运处理,否则保质期很短。更要注意的是,在采后远销时要高度重视运输包装,不能让果实有刺伤、碰伤,压伤现象。因为,猕猴桃稍有损伤,就会产生大量乙烯,促使果实成熟后衰老速度加快。目前,农村种植户对运输包装还不太重视,采取的措施还不够得力,在远销长途运输中伤果现象严重,从而导致保质期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供一种用于猕猴桃采后远销的运输箱。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猕猴桃采后远销的运输箱,它包括箱体、干冰层、分格盘、单果袋、盖板,箱体为上面开口的长方体实木箱,干冰层为由干冰铺设的层面,分格盘为上面设有5×7个长方形小格的托盘体结构,在分格盘各长方形小格底面均设有一通气孔,单果袋为内装单果果实的网面式塑料泡沫套袋,盖板为长方形盖面板,干冰层设置于箱体内侧底面位置,五只分格盘以上下层叠形式设置于箱体内侧、干冰层上面位置,单果袋设置于各分格盘长方形小格位置,盖板设置于箱体上面开口位置。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每只分格盘置放35只猕猴桃,一箱猕猴桃总数为175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箱体,采用长方体实木箱,其目的在于:一是分量较轻,便于运输;二是耐碰性强,不易损坏;三是车载既可平放又可堆叠。所述的干冰层,设置的目的在于:利用干冰在常温常压下不经液化就能直接变成冷气的特性,使箱内温度大幅降低,抑制猕猴桃乙烯释放,以控制果实后熟速度。所述的分格盘,采用长方形小格式托盘体设置,其目的在于:一是防止运输中果实挤压和碰撞,以避免损伤;二是可通过各小分格底面通气孔将冷气扩散到各部位,以让各果实均处在低温环境中。所述的单果袋,采用网面式塑料泡沫套袋单果包装,其目的在于:控制猕猴桃在运输中的晃荡,以避免表面损伤。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装车运输方便,内部温控能力强,防压防震性能较好,能有效控制果实的机械损伤和后熟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运输箱结构剖面示意图,其标记说明:箱体1,干冰层2,分格盘3,单果袋4,盖板5。
图2为箱体与分格盘俯视面示意图,其标记说明:箱体1,分格盘3,通气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猕猴桃采后远销的运输箱,它包括箱体1、干冰层2、分格盘3、单果袋4、盖板5,箱体1为上面开口的长方体实木箱,干冰层2为由干冰铺设的层面,分格盘3为上面设有5×7个长方形小格的托盘体结构,在分格盘3各长方形小格底面均设有一通气孔,单果袋4为内装单果果实的网面式塑料泡沫套袋,盖板5为长方形盖面板,干冰层2设置于箱体1内侧底面位置,五只分格盘3以上下层叠形式设置于箱体1内侧、干冰层2上面位置,单果袋4设置于各分格盘3长方形小格位置,盖板5设置于箱体1上面开口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阳宏成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富阳宏成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3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