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3615.1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0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武田直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艾莱希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S13/86 | 分类号: | G01S1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蔡丽娜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作为监控车辆的前方或者后方的监控装置,研发有将雷达信号及从摄像装置获得的图像信息并用的装置。在这种装置中,相对于摄像装置安装于车内,而雷达配置于汽车的车外的末端部分的情况比较多。
对此,例如日本再公表公报WO2006/035510号公开有一种配置于车内,并具有雷达和摄像装置这两方的监控装置。在这样的装置中,不需要对雷达进行防水措施等。并且也简化了向汽车组装的工序。
但是很难将搭载有具有收发雷达波的天线的雷达以及具有成像光学系统和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这两方的装置小型化。虽然专利文献1公开有将雷达和摄像装置沿左右排列的结构,但是横向宽度变宽。大多选择将监控装置安装于前挡风玻璃上部的配置,但如果横向宽度变宽,则存在遮挡驾驶员的视线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小型化了的监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监控装置包括:成像光学系统,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朝向前方;摄像元件,所述摄像元件配置于所述成像光学系统的焦点位置;天线部件,所述天线部件具有主波瓣向前方延伸的天线;高频电路部;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装配有所述高频电路部;波导管,所述波导管连接所述高频电路部的输出端和所述天线;顶盖,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天线部件的上方,并具有平坦部;信息处理用电路部;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装配有所述信息处理用电路部;高频电路信号线,所述高频电路信号线连接所述高频电路部和所述信息处理用电路部;图像信号线,所述图像信号线连接所述摄像元件和所述信息处理用电路部;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以及电源电路部,所述电源电路部向所述信息处理用电路部和所述高频电路部提供直流电,所述顶盖的所述平坦部随着向前方推进而向接近所述天线部件的所述主波瓣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电路板配置于所述顶盖和所述天线部件之间,所述顶盖在所述平坦部的中途或者后方具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为缺口或者孔,所述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通过所述可视窗,所述平坦部位于所述成像光学系统的视野的下方,所述连接器配置于比所述成像光学系统靠后方的位置,所述电源电路部具有至少一个电容器,至少一个所述电容器中的高度最高的电容器配置于比所述成像光学系统靠后方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能够得到能够小型化的监控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监控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监控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示出在一实施方式的监控装置中,将顶盖与前罩拆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监控装置的电源电路部的电路图。
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监控装置的分解图。
图6为示出在一实施方式的监控装置中,第一种喇叭部或者第二种喇叭部与前罩的关系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示出具有底盖的一实施方式的监控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说明中所使用的附图中,出于强调特征部分的目的,为了方便说明,存在将成为特征的部分放大表示的情况,各构件的尺寸比例等不限定为与实际的相同。并且,出于同样的目的,存在在图示中省略不是特征的部分的情况。
并且,在各附图中示出X-Y-Z坐标系。在以下说明中,根据需要而基于各坐标系对各方向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监控装置100为例如发射毫米波区的雷达波的装置。监控装置100例如被安装为朝向车辆的前方(或者后方),探测车辆前方(或者后方)的物体。
图1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监控装置10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在图1中,为了说明各部分,用单点划线表示前罩(罩)90。
图2为监控装置100的截面示意图。另外,为了说明各部分,图2为局部放大等示意地表示的图。并且,图2不是沿一个平面的截面,而是为了容易理解地表示所说明的部位,合适地选择沿通过部位的适当的平面的截面来表示的剖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监控装置100具有天线部件10、馈源部件30、第一电路板40、第二电路板50、拍摄装置70、顶盖80、以及前罩(罩)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艾莱希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艾莱希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3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