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气除尘降温系统及煤气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2940.6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1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忠;刘雷;郑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02 | 分类号: | C10K1/02;C10K1/18;C10K1/08;B01D4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除尘 降温 系统 煤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气除尘降温系统及煤气化系统。
背景技术
煤气化是指在气化炉中完成的热化学反应过程,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气或纯氢等为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可燃部分转化为煤气的过程。但由于煤气化生成的煤气温度较高,且含有粉尘,这种含有粉尘的高温煤气简称为含尘高温煤气,而含尘高温煤气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对含尘高温煤气进行除尘降温处理后才能使用。
目前,对含尘高温煤气进行除尘降温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冷凝,直接冷凝是指含尘高温煤气从气化炉排出后进入水洗喷淋器,使含尘高温煤气直接与冷却水接触来除尘降温。这种方式虽然能除尘降温,但产生的冷却废水量大,污染环境。
另一种是间接冷凝,间接冷凝是指含尘高温煤气从气化炉排出后先进入旋风除尘器除尘,然后使含有少量粉尘的高温煤气进入换热器换热降温。这种方式虽然也能除尘降温,但在旋风除尘器除尘不彻底(有粉尘残留),因此,换热时易在换热器管道上沉积粉尘,影响换热器换热效率,甚至堵塞换热器的管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气除尘降温系统及煤气化系统,用于对含尘高温煤气进行除尘降温的同时,不污染环境和减少粉尘在换热器管道上沉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气除尘降温系统,包括旋风除尘器、油洗喷淋塔、油尘分离器和换热器,其中,
所述油洗喷淋塔具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油口和油污出口,且在所述油洗喷淋塔内、所述进油口连接有喷头;
所述油洗喷淋塔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与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油洗喷淋塔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油尘分离器的进油口通过回油管道与所述油洗喷淋塔的油污出口连通,所述油尘分离器的出油口通过进油管道与所述油洗喷淋塔的进油口连通。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煤气化系统,包括气化炉和第一方面所述的煤气除尘降温系统,其中,所述气化炉的煤气出口与所述煤气除尘降温系统的旋风除尘器的进气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气除尘降温系统及煤气化系统中,设置了旋风分离器和油洗喷淋塔,使用时,先利用旋风分离器对含尘高温煤气进行除尘,能够去除含尘高温煤气中的大部分粉尘,然后利用油洗喷淋塔对从旋风分离器排出的高温煤气进行除尘,由于在油洗喷淋塔中与含尘高温煤气接触的除尘油具有较高的粘度,因此能够有效地捕捉含尘高温煤气中的粉尘。由于经过油洗喷淋塔除尘后的高温煤气几乎不含粉尘,因此在通过换热器换热时,沉积在换热器的管道上的粉尘大大减少。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气除尘降温系统及煤气化系统中还设置了油尘分离器,在油洗喷淋塔中除尘时所形成的含尘油进入油尘分离器后油尘分离,使得除尘油可以循环使用,避免含尘油直接排放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煤气除尘降温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旋风除尘器,2-油洗喷淋塔,
3-油尘分离器,4-增压泵,
5-换热器,21-进气口,
22-出气口,23-进油口,
24-油污出口,25-油液溢流口,
26-喷头,61-进气管道,
62-出气管道,63-回油管道,
64-进油管道,65-导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煤气除尘降温系统及煤气化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煤气除尘降温系统包括旋风除尘器1、油洗喷淋塔2、油尘分离器3和换热器5,其中,油洗喷淋塔2具有进气口21、出气口22、进油口23和油污出口24,且在油洗喷淋塔2内、进油口23连接有喷头26;油洗喷淋塔2的进气口21通过进气管道61与旋风除尘器1的出气口连通,油洗喷淋塔2的出气口22通过出气管道62与换热器5的进气口连通;油尘分离器3的进油口通过回油管道63与油洗喷淋塔2的油污出口24连通,油尘分离器3的出油口通过进油管道64与油洗喷淋塔2的进油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2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