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挡板的球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2919.6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6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斯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6 | 分类号: | F16C19/16;F16C33/58;F16C3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王娟娟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板 球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挡板的球轴承,该带挡板的球轴承是在变速器的齿轮装置内的 齿轮等的旋转支撑部中使用的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用于支撑设有齿轮等的转轴的滚动轴承被壳体和固定于壳体的固定板夹 持,从而被牢固地固定于壳体上。
如图1所示,构成汽车变速器的中间轴等转轴的端部位于容纳该转轴及齿轮等构 件的壳体200的内侧,并在球轴承等向心滚动轴承300的支撑下转动自如。为此,在所述壳体 200的内侧设置了圆形的把持凹部400,在该把持凹部400内内嵌固定有构成所述向心滚动 轴承300的外圈500。另外,在构成该向心滚动轴承300的内圈600内以过盈配合等抑制了径 向松动的状态下内嵌着所述转轴的端部。更进一步,为了防止所述外圈500从所述把持凹部 400脱落,用被称为挡板的固定板700向所述把持凹部400的里侧按压该外圈500。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结构中,使用与滚动轴承300为分离状态的固定板700。具体而 言,在固定板700的外径附近部位的圆周方向等间隔的3个位置分别形成有通孔或螺丝孔 100,将该通孔或螺丝孔100与壳体200的螺丝孔220对位,然后通过螺栓320而被紧固。因此, 导致滚动轴承300和固定板700的轴向合计尺寸变长,相应地变速器的全长也变长,使得变 速器的小型、轻量化存在界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的,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实现稳定且容易地进 行所述外圈与所述挡板的结合作业的构造、且能够缩短变速器的全长的带挡板的球轴承。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挡板的球轴承,具有轴承和与所述轴 承为一体的挡板,所述轴承具有外圈、内圈、能够转动地夹装于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的 多个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被实施了特殊热处理的所述内圈外嵌于其他部件的转 轴,所述特殊热处理为渗碳或碳氮共渗处理,在所述轴承的外圈的轴向一端部的外周面设 有小径台阶,所述挡板被以防止从所述小径台阶脱落的状态下设置于所述小径台阶,在所 述挡板的靠近外径的部位形成有用于通过固定部件而固定于所述其他部件的固定用孔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带挡板的球轴承的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内圈的槽半径为滚珠 直径的51.8%以上、52.5%以下。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带挡板的球轴承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的两端设置有密封 部件,使所述内圈的外径面与密封唇部接触,所述内圈的外径面为研磨面。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带挡板的球轴承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的两端设置有密 封部件,使设置于所述内圈的外径面上的沟槽部分与密封唇部接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带挡板的球轴承的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外圈的肩部高度或所 述内圈的肩部高度为滚珠直径的20%以上、21%以下。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挡板与轴承为一体,在轴承的外圈的轴向一端部的外周面设 置有小径台阶,挡板被以防止从所述小径台阶脱落的状态下设置于所述小径台阶,所以能 够稳定且容易地进行外圈与挡板的结合作业,能够缩短变速器的全长,有助于实现变速器 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另外,在挡板的靠近外径的部位形成有用于通过固定部件而固定于其 他部件的固定用孔部,所以还能够缩短变速器整体的组装工序数,也有助于提高生产效 率。进一步,所述轴承内圈被实施了特殊热处理,例如对高碳铬轴承钢实施渗碳或碳氮共渗 处理,从而提高了轴承的强度,实现了装置整体的长寿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带挡板的球轴承的现有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带挡板的球轴承的第1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向心滚动轴承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挡板的球轴承的第2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右侧视图。
图7是卡环的立体图。
图8是取出挡板后从左方观察图5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9是图8右下部的放大图。
图10是表示在外圈小径台阶上安装有卡环后的局部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在安装有卡环的外圈的小径台阶上外嵌有挡板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 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斯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恩斯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2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补给通畅回转支撑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回转支承固定座圈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