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吸汗型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2186.6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1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贲永宝;李协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欣阳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1F8/12;D01F11/08;D01D5/34;D01D5/24;D01D5/08;D01D5/088;D06M11/46;D06M101/32;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陆华君 |
地址: | 215635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吸汗型 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磨吸汗型纤维。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国化纤以聚酯涤纶为主体的化纤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能力大幅提升,市场对性能优异、风格独特的各类功能性差别化新品种的需求量也迅速扩大。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人们在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加,休闲服与运动服相互渗透和融为一体的趋势也日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这类服装的面料,既要求有良好的舒适性耐磨性,又要求在尽情活动时,一旦出现汗流浃背情况,服装不会粘贴皮肤而产生冷湿感,于是对面料的纤维提出了吸湿排汗功能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磨吸汗型纤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磨吸汗型纤维,包括内芯和外层,内芯由涤纶纤维和截面为圆形的锦纶纤维组成,涤纶纤维包括位于中心截面为圆形的涤纶纤维基体,涤纶纤维基体外圆周连接有多个涤纶纤维花瓣部,涤纶纤维花瓣部围绕涤纶纤维基体圆心设置分布,锦纶纤维设置在相应的两个相邻涤纶纤维花瓣部之间的空隙中;所述外层为涂覆在内芯外的抗紫外线层。
进一步地,所述锦纶纤维3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抗紫外线层为二氧化钛层,抗紫外线层的厚度为20~60μm。
一种耐磨吸汗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涤纶切片经过筛料送入涤纶干燥塔中进行干燥,锦纶切片经过筛料送入锦纶干燥塔中进行干燥,涤纶干燥塔的干燥温度130~170°,干燥时间为4~8h,涤纶切片含水率≤50ppm;锦纶干燥塔的干燥温度为100~150°,干燥时间为4~8h,锦纶切片含水率≤500ppm;
b.在熔融条件下,经过干燥处理的涤纶切片进入涤纶螺杆挤压机,涤纶螺杆挤压机的熔融挤压过程设有3~5段加热区;经过干燥处理的锦纶切片进入锦纶螺杆挤压机,锦纶螺杆挤压机的熔融挤压过程设有3~5段加热区;
c.涤纶熔融体和锦纶熔融体经过计量泵计量后的进入混合纺丝箱纺丝,混合纺丝箱温度为285~295°,混合纺丝箱初始压力为90~150kgf/cm2;
d.纺出的丝束经过侧吹风冷却,侧吹风温度为20~30℃,侧吹风湿度为60~70%,侧吹风速度为0.3~0.6m/s;
e.集束上油拉伸定型,将纺出的丝束集束成单丝,经过上油拉伸定型使得单丝具有抗静电性和平滑性;
f.定型后的单丝经过冷辊冷却,
g.冷却后的单丝上涂覆有抗紫外线层;
h.卷绕,卷绕速度为1100~3500m/min;
i.经过检验包装。
进一步地,所述在步骤b中,涤纶螺杆挤压机的熔融挤压过程设有五段加热区,各区的加热温度为260~280℃、260~280℃、260~280℃、260~280℃、260~280℃;锦纶螺杆挤压机的熔融挤压过程设有三段加热区,各区的加热温度为270~300℃、270~300℃、270~30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g中,抗紫外线层为二氧化钛层,抗紫外线层的厚度为20~60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用于制作耐磨吸汗型纤维,两个相邻涤纶纤维花瓣部之间的空隙大,使得耐磨吸汗型纤维制成的织物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同时在两个相邻涤纶纤维花瓣部之间的空隙设置有锦纶纤维,提高了耐磨性能;本实用新型制作工艺一体化,人力成本较少,制作的耐磨吸汗型纤维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流程图。
其中:1.涤纶纤维基体,2.涤纶纤维花瓣部,3.锦纶纤维,4.抗紫外线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耐磨吸汗型纤维,包括内芯和外层,内芯由涤纶纤维和截面为圆形的锦纶纤维3组成,涤纶纤维包括位于中心截面为圆形的涤纶纤维基体1,涤纶纤维基体1外圆周连接有多个涤纶纤维花瓣部2,涤纶纤维花瓣部2围绕涤纶纤维基体1圆心设置分布,锦纶纤维3设置在相应的两个相邻涤纶纤维花瓣部2之间的空隙中;外层为涂覆在内芯外的抗紫外线层4。
锦纶纤维3为中空结构;抗紫外线层4为二氧化钛层,抗紫外线层4的厚度为4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欣阳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欣阳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2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