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厚度复合双层热风非织造布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52096.7 | 申请日: | 2015-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5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峰;肖惠;李长伟;刘海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源非织造(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1/4382 | 分类号: | D04H1/4382;A61F13/1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付春霞 |
| 地址: | 21514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度 复合 双层 热风 织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织造布,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双层非织造布。
背景技术
热风非织造布广泛应用于女士卫生用品和婴儿尿布中,通常应用在表层或第二层,它能迅速吸收体液(月经排出液、尿液),并将其尽可能均匀地导入其下层的吸收芯体,这样既保持了皮肤干爽,又防止体液的侧向渗漏。
热风非织造布是热风工艺中的一种,它由于手感柔软、蓬松,能够使使用者感到舒适,而广泛应用于个人卫生护理用品中。热风非织造布采用并列结构或者皮芯结构的双组分纤维,经过梳理成网后,通过热空气加热复合纤维,复合纤维中的PE熔融后,纤维互相搭接,经过冷却而成为有一定强伸性能的非织造布。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未受到加压作用,热风非织造布的弹性和蓬松性远远好于其他工艺制作的非织造布。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热风非织造工艺以单层热风布为主,材料比同克重的热轧、纺粘非织造布厚度高。但是对于卫生巾、尿裤的设计者而言,更高的厚度和弹性能使液体渗透速度加快、液体返湿量降低。
用于导流层的热风非织造布是热风非织造布的一个品类,目前为止国内热风无纺布都使用较粗旦的6DPET/PE或者PP/PE双组份纤维作为热风非织造布导流层的原料,采用单梳理成网技术制作出具有一定扩散效果的导流层。但这种单梳理成网技术做成的热风非织造布,在厚度和穿透反湿性能方面往往达不到消费者所期望的柔软干爽效果。
故在非织造布领域内,各厂家都希望能够制造用于导流层的高弹性、高蓬松、渗透快、反湿小的热风非织造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厚度复合双层热风非织造布,该高度复合双层热风非织造布成型良好、手感柔软、厚度加倍,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毛羽,且蓬松度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厚度复合双层热风非织造布,该非织造布包括两层,分别是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所述上层结构使用两种纤维旦数不同的复合纤维制成,所述复合纤维由聚乙烯材料包覆涤纶纤维制成;所述下层结构采用两种纤维旦数不同的复合纤维制成,所述复合纤维由聚乙烯材料包覆涤纶纤维制成;所述上层结构的克重在10-40gsm之间,所述下层结构的克重在10-40gsm之间。
优选的,所述下层克重大于所述上层克重。
优选的,所述上层结构中的复合纤维中聚乙烯材料与涤纶纤维的用量比是(1-9):(1-9)。
优选的,所述下层结构中的复合纤维中聚乙烯材料与涤纶纤维的用量比是(1-9):(1-9)。
优选的,所述上层结构使用的复合纤维的纤维旦数分别为4.4Dtex和6.6Dtex。
优选的,所述上层结构中的复合纤维的长度在38-51mm之间。
优选的,所述上层结构中的复合纤维的长度是在40-48mm之间。
优选的,所述下层结构使用的复合纤维的纤维旦数分别为4.4Dtex和6.6Dtex。
优选的,所述下层结构中的复合纤维的长度在38-51mm之间。
优选的,所述下层结构中的复合纤维的长度是在40-48mm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非织造布的厚度是在0.5-3.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非织造布,由于是适用于卫生用品的导流层,故在结构设计上分为上层和下层,该非织造布用于导流层时,其上层是和卫生用品的面层接触,液体从卫生用品面层渗透下来之后,在上层沿纵向扩散;其下层是和卫生用品芯体接触,纤维杂乱度高,起到厚度支撑作用;当上层的液体扩散下来之后,通过下层进入到芯体里边,由于下层的纤维杂乱度高,厚度高,进入到芯体的液体不容易再返渗到面层,从而使使用者感觉到舒适。
本实用新型中的非织造布的上层和下层均是由复合纤维构成,并且上层使用纤维旦数分别为4.4Dtex和6.6Dtex的复合纤维制成,采用这两种复合纤维混合使用的目的是:6.6Dtex纤维相对较粗,纤维之间的缝隙较大,液体很容易下渗,单纯100%使用在纵向导流方面效果不好;而加入相对较细的4.4Dtex纤维,能很好的起到填充6.6Dtex纤维之间,使粗旦纤维之间的缝隙减小,是液体更容易扩散。这两种纤维在梳理上,尽量增加纤维的纵向排布,起到很好的导流效果。该非织造布的下层也使用的纤维旦数分别为4.4Dtex和6.6Dtex的复合纤维制成,但下层纤维的杂乱度增加,从而起到厚度支撑作用。为了更好的增加导流层的导流效果,复合双层无纺布的上下两层采用不同克重的配比,上层克重低于下层克重,是下层无纺布具有较多的纤维,起到一定的厚度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源非织造(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大源非织造(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20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缝合线涂层设备
- 下一篇:双针床经编机传动主轴箱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