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泳仪和配套电源的接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1437.9 | 申请日: | 2015-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2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夏百战;石世光;骆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41;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2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泳仪 配套 电源 接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泳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泳仪和配套电源的接合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科学研究已经到了后基因时代即蛋白组学时代,等点聚焦是目前世界上蛋白组学最有效的方法。传统等电聚焦要求电压3000v以下,电流在1毫安以下,而最新的等电聚焦技术IPG-2-DE(固相PH梯度凝胶双向电泳)则要求10000v,甚至更高,电流在几十到几百微安。所以等电聚焦要求电压范围宽,而且通常是超高压范围,电流精度高,一般为微安级。
电泳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分析手段。电泳一般分为自由界面电泳和区带电泳两大类,自由界面电泳不需支持物。而区带电泳则需用各种类型的物质作为支持物,常用的支持物有滤纸、醋酸纤维薄膜、非凝胶性支持物、凝胶性支持物及硅胶-G薄层等,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常用的是琼脂糖凝胶电泳。所谓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不同物质由于所带电荷及分子量的不同,因此在电场中运动速度不同,根据这一特征,应用电泳法便可以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或将一定混合物进行组份分析或单个组份提取制备,这在临床检验或实验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电泳仪正是基于上述原理设计制造的,电泳仪在使用时必须要为其提供电源,现有的电泳仪上设有两条延伸出来的电源插头,电源插头插入配套电源的电源插孔中,从而接通电源。然而,两个电源插头之间及两个电源插孔之间的形状和规格一样,即使正负极有颜色的区别,还是容易插错,造成电泳方向相反,致使电泳实验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泳仪和配套电源的接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泳仪和配套电源的接合装置,包括电泳仪,在所述电泳仪上设有第一正极电源插孔和第一负极电源插孔,所述电泳仪对应连接电源,在所述电源上设有第二正极电源插孔和第二负极电源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电源插孔内配合连接第一正极电源插头,所述第一负极电源插孔内配合连接第一负极电源插头,所述第一正极电源插头和第一负极电源插头均通过导线连接第一转接插头,两个所述第一转接插头插接提示转接装置,提示转接装置通过导线连接电源。
优选地,所述提示转接装置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第三正极电源插孔和第三负极电源插孔,在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有第四正极电源插孔.2和第四负极电源插孔.2,在所述第三正极电源插孔和第四正极电源插孔.2之间连接中间导线,在所述第三负极电源插孔和第四负极电源插孔.2之间也连接中间导线,在两个中间导线之间由正极向负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在两个中间导线之间由负极向正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
优选地,在两个中间导线之间由负极向正极连接蜂鸣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为绿光,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为红光。
优选地,所述第一正极电源插孔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正极电源插头的截面形状为与第一正极电源插孔相配合的三角形。
优选地,第一负极电源插孔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负极电源插头的截面形状为与第一负极电源插孔相配合的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泳仪和配套电源的接合装置,通过在电泳仪上设置截面形状不同的插孔,保证了其插接的正确,同时在电泳仪和电源之间设有提示转接装置,通过提示转接装置内的指示灯和蜂鸣器的共同提示作用,保证的接线的正确性,使得电泳仪能够正常通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提示转接装置内部电气元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泳仪和配套电源的接合装置,包括电泳仪1,在所述电泳仪1上设有第一正极电源插孔4和第一负极电源插孔5,所述第一正极电源插孔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第一负极电源插孔5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正极电源插孔4内配合连接第一正极电源插头6,所述第一正极电源插头6的截面形状为与第一正极电源插孔4相配合的三角形。所述第一负极电源插孔5内配合连接第一负极电源插头7,所述第一负极电源插头7的截面形状为与第一负极电源插孔5相配合的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1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型连接器
- 下一篇:增高型多Pin数板对板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