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倾斜式圆环形包皮阻复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51325.3 | 申请日: | 2015-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4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谈伟强;张利云;邹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谈伟强 |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庆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倾斜 圆环 包皮 阻复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男性卫生护理用具,具体涉及倾斜式圆环形包皮阻复环。
背景技术
包皮过长是指男性包皮冗长,遮盖阴茎头和尿道外口,但可以翻转而显露尿道口和阴茎头。
包皮过长可能产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阴茎炎症:包皮内有丰富的皮脂腺,能分泌大量的皮脂,过长的包皮会使包皮内皮脂腺的分泌物不能排出,皮脂和尿中的沉淀物合成乳酪状有臭味的包皮垢,包皮垢适宜细菌生长,故容易引起阴茎头及包皮炎症。2)影响阴茎发育:由于阴茎头被包皮紧紧包住,得不到外界的刺激,阴茎头的发育受到束缚,致使性器官发育成熟后的阴茎头冠部的周径明显小。3)引起早泄:由于包皮过长,龟头不能很好地和外界接触,以致局部神经敏感度相当高,一旦进行性生活,短暂的摩擦便会射精。
目前,治疗包皮过长最多采用的方法是各种手术治疗方法,见效快、效果好。但该方法毕竟是创伤性的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切除过多、切除不足等;而且手术费用高,有一定创伤,会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现有的包皮阻复环采用物理治疗的方式对男性包皮过长进行矫正治疗,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手术风险,费用也很低。
但目前市场上的包皮阻复环多是各向对称、平面型的,而冠状沟(即阴茎颈,是男性阴茎龟头下缘的一圈沟状构造;翻转包皮,可见龟头后面呈环状缩小部位,此处即为冠状沟)却呈倾斜型,背侧与腹侧的垂直距离约为0.5-2cm(个体差异较大,且随勃起状态而变化)。因此,市售的包皮阻复环贴合性不够,容易脱落,舒适度也有提高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目前同类产品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倾斜式圆环形包皮阻复环,是一种改良的包皮阻复环。本实用新型所述倾斜式圆环形包皮阻复环的主体为倾斜的圆环形圆环,圆环的内缘设有多个透气沟槽,圆环的外缘设有多个突起。
上述的包皮阻复环中,所述的圆环整体倾斜,圆环上端(置于冠状沟背侧)较圆环下端(置于冠状沟腹侧)后退的垂直距离为0.5-2cm(相应的倾斜角度约在10-45度),圆环的内缘呈圆弧形,并设有均匀分布的5-12个透气沟槽,其中在圆环下端的沟槽设计较大(宽度为其余沟槽的2倍左右),其余沟槽大小相同,圆环的外缘呈圆弧形,并设有设有均匀分布的5-8个突起,其中在圆环上端的突起设计较大(宽度为其余突起的2倍左右),其余突起大小相同,圆环的内缘采用锥度设计(图中未示出),圆环的外缘和其上的各个突起都采用阶梯过渡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包皮阻复环可制成不同规格的产品,以适应不同个体阴茎大小和冠状沟倾斜度的差异,置于阴茎冠状沟处可阻止包皮上翻后的复位,使用后可预防包皮过长及非手术治疗包皮过长,帮助包皮自然退缩,从而为男性的健康成长、卫生保健提供服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倾斜式的圆环设计更好地适应冠状沟,不易脱落且更舒适;2)包皮阻复环在内环设有沟槽,能够起到透气的作用;3)外环则设有突起,能起到挡住包皮复位的作用;4)下端较大的沟槽能更好地容纳阴茎系带,上端较大的突起能更好地阻挡包皮复位,上、下端的这两个特点还使包皮阻复环的上下端很容易区分。
附图说明
图1为倾斜式圆环形包皮阻复环的正视示意图(佩戴后从阴茎头部向根部观看)。
图2为倾斜式圆环形包皮阻复环的侧视示意图(佩戴后从阴茎侧面观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应该理解,本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示意,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有多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由其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界定。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倾斜式圆环形包皮阻复环,其主体为倾斜的圆环形圆环1,圆环的内缘设有多个透气沟槽2,圆环的外缘设有多个突起3。
上述的包皮阻复环中,所述的圆环整体倾斜,圆环上端(置于冠状沟背侧)较圆环下端(置于冠状沟腹侧)后退的垂直距离为1cm(倾斜角度为30度),圆环的内缘呈圆弧形,圆环内缘的透气沟槽设有5-12个,并沿环形的内缘的四周均匀分布,其中在圆环下端的沟槽宽度为其余沟槽的2倍,其余沟槽大小相同,圆环的外缘呈圆弧形,圆环外缘的突起设有5-8个,并沿环形的外缘的四周均匀分布,其中在圆环上端的突起宽度为其余突起的2倍,其余突起大小相同,圆环的内缘采用锥度设计(图中未示出),圆环的外缘和其上的各个突起都采用阶梯过渡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谈伟强,未经谈伟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13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