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照明用LED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0721.4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8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19/00;F21V23/00;H05B37/0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照明 led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照明用LED装置,属于照明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照明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受市场的消费意识、市场环境、产品价格、推广力度等各方面的影响,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态势。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地产行业的高歌猛进,国内智能照明行业迅速发展,各类智能照明产品纷纷面市,中国智能照明市场规模从2005年的49亿元成长到2009年的137亿元人民币。中国高端智能照明市场5年内容量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
与传统照明相比,智能照明可达到安全、节能、舒适、高效的目的,因此智能照明在家居领域、办公领域、商务领域及公共设施领域均有较好发展前景。中国智能照明市场并未成熟,智能照明的应用领域还主要集中在商务领域和公共设施领域,酒店、会展场馆、市政工程、道路交通领域内对智能照明的采纳使用较多。此外,办公建筑和高端别墅项目也有采用智能照明。随着国内智能照明研发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推广力度的加大,家居领域的智能照明应用有望得以普及。
在智能照明系统中LED照明装置以其独特优势陆续导入室内、室外照明市场。在智能照明用的LED中,由于控制LED的控制处理器需要稳定的直流电来控制,保证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智能照明系统中,在交流输入情况下,智能照明用的LED驱动电源一般由适配器和驱动器两部分组成,其中,适配器是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并实现功率因数校正,而驱动器采用专门的LED驱动芯片,为LED提供恒流驱动。这种两级式驱动方式可以很好地保证LED的发光特性,但由于适配器中采用了电解电容,而电解电容的寿命一般只有5000h,与LED的100000h的工作寿命相差甚远,因此电解电容成为影响LED驱动电源整体寿命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电解电容体积较大,影响了驱动电源功率密度的进一步提高。一般采用电流断续模式的反激变换器拓扑,在实现功率因数校正的同时,去除了电路中的电解电容,提高LED驱动电源的寿命。但是,由于没有电解电容,驱动电流中含有两倍工频的交流分量,因此在50Hz市电下LED存在100Hz的频闪。在这种有频闪的光源下长期工作,会加重人眼的负担,产生用眼疲劳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照明用LED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照明用LED装置,包括LED基板,LED基板下方设置有LED灯,LED基板的左端上方安装有电源适配器、变换器、第一电容器、第一电感器和二极管,LED基板的右端上方安装有LED驱动芯片、电流检测电阻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二电感器和快恢复二极管,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正极与第一电容器的正极连接,第一电容器的负极与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负极连接,变换器的正极与第一电容器的正极连接,变换器的负极与第一电容器的负极连接,第一电感器的正极与变换器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感器的负极与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容器的正极连接,第二电容器的负极与变换器的负极连接;LED驱动芯片的输入引脚与第二电容器的正极连接,电流检测电阻器的正极与第二电容器的正极连接,电流检测电阻器的负极与LED驱动芯片的检测引脚连接,LED驱动芯片的振荡器引脚与第三电容器的正极连接,第三电容器的负极与第二电容器的负极连接,LED驱动芯片的接地引脚与第三电容器的负极连接,LED驱动芯片的输出引脚与第二电感器的正极连接,第二电感器的负极与LED灯的正极连接,LED灯的负极与第三电容器的负极连接,快恢复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感器的正极连接,快恢复二极管的正极与LED灯的负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LED灯由第一LED灯组和第二LED灯组串联组成,第一LED灯组由多个第一LED灯珠并联组成,第二LED灯组由多个第二LED灯珠并联组成,第一LED灯组中的第一LED灯珠的个数等于第二LED灯组中的第二LED灯珠的个数,第一LED灯珠的电阻等于第二LED灯珠的电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LED基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矩形锯齿,锯齿与LED基板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电容器为薄膜电容器或瓷片电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0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散热良好的玉米灯
- 下一篇:一种天然气管道输送漏气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