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提花机的电磁阀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0258.3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8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善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慧林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3/20 | 分类号: | D03C3/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来剑锋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提花 电磁阀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子提花机的电磁阀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电子提花机设备制造已经异军突起,百家争鸣。但对于高速、高负载、大针数的高端市场,大量使用的仍然是进口机型。主要原因新式在于,国内的提花机配件加工和装配精度以及材料都明显差于进口机型。当前国内的电子提花机电磁阀组件,其传动机构一般由塑胶竖钩和动铁金属体组成,塑胶竖钩存在塑胶簧片不耐疲劳、在高温下无法正常工作的缺陷;其次,国内另外一种金属竖钩的缺点在于,竖钩金属簧片设计为弯曲造型,在注塑过程中不易定位,成形后随塑胶收缩后簧片高度不稳定,造成传导到动铁的压力就不稳定,造成不稳定的力系配比,容易产生不稳定的动作。且在竖钩上行时,动铁与电磁铁到达吸和位置时,竖钩继续允许上行的距离很短,只有2mm。这样对带动竖钩上行的提刀的运动时水平直线度要求很高,尤其对于目前的市场需求日益趋向于大针数要求的现状,越来越不相适应。滑轮支架结构的材料一般都采用塑料,因此长时间工作时,滑轮高速运动,滑轮支架的塑料在高速高温和高压下,容易老化,不耐磨,使用寿命短;当前行业内的另外一种电子提花机电磁阀组件采用电磁铁的吸力克服压簧的压力,从而使得动铁转动,动铁与竖钩之间的卡接脱落,最终滑轮组及通丝线下降;但由于在提花作业过程中,通丝线下降的次数更多,且大部分时间位于下降过程,故这种操作方法需要电磁铁供电时间更久,从而造成能耗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性能稳定,且可减少能耗的电子提花机的电磁阀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电子提花机的电磁阀组件,它包括底板、面板及设置在底板和面板之间的若干块夹板,在底板、面板及夹板的顶端设置有用于PCB板插入的凹槽,在凹槽下方的夹板内设置有电磁铁,电磁铁的电极延伸至凹槽内,用于与PCB板接通;在夹板的两侧设置有细长的竖直通道,电磁铁下端面以上的竖直通道的宽度大于下方的竖直通道的宽度,且电磁铁的侧面略低于竖直通道的侧边;在竖直通道内设置有吸片,吸片在竖直通道内上下滑动;在电磁铁上方竖直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台,凸台凸出于竖直通道的侧壁,凸台与电磁铁位于竖直通道的同侧;凸台的顶端与电磁铁下方的竖直通道在水平方向存在间隙;在吸片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扣合在凸台上的通孔;在夹板的下端竖直设置有滑轮组,滑轮组包括两个滑轮及滑轮支架,在同一块夹板上两侧的吸片下端设置有竖钩,两个吸片的下端之间通过通丝线连接,且该通丝线绕过滑轮组中相对上方的滑轮,在滑轮组中相对下方的滑轮上绕设有通丝线,通丝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固定在夹板上,通丝线的另一端设置有快速接头。上述方案中的电磁铁可为普通电磁铁。
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若需要吸片从顶端向下运动时,则电磁铁电源切断,电磁铁不产生吸力,则位于竖直通道内的吸片笔直,能自由上下运动,向下过程中不产生干涉;而且电磁铁不需要消耗电能。而当吸片由下向上运动并需要其停留在上方时,则给电磁铁供电,使得电磁铁产生吸力,将吸片的上端向电磁铁一侧弯曲并贴在竖直通道的侧壁上,而吸片上的通孔则扣入凸台上,使吸片停留在顶端;吸片挂在凸台上时电磁铁只需要提供少量的保持力即可。同时吸片为弹性导磁材料,在塑料夹板的竖直通道内滑动更加顺畅,两者为不同材料,从而提高了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作为优化,所述的竖直通道的结构为:在电磁铁的下端面以下为宽度一致的竖直通道;在电磁铁的下端面以上的宽度逐渐增大,且位于竖直通道相对于夹板外侧的侧边始终竖直。该结构决定电磁铁可设置在夹板的中间位置,需要将吸片固定时,电磁铁产生吸力,将吸片向内弯折,并扣在凸台上,而且能同时对两侧的吸片作用。
所述的电磁铁壳体的竖直截面为梯形;且电磁铁壳体的侧面低于该处的竖直通道的侧壁。该结构能使吸片贴合在竖直通道的侧壁上,同时避免电磁铁切断时剩磁使吸片吸住,难以快速脱粒;从而稳定性更好。
在竖直通道的顶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二号凸台,且二号凸台位于竖直通道相对于夹板外侧的侧边上。该结构的设置,在电磁阀组件未使用或运输过程中,可以将吸片提升至最高点,并将通孔扣合在二号凸台上,能有效的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吸片发生脱落等情况,减少其损坏或弯曲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慧林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慧林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0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