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压力平面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9612.0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1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成少华;任国政;赵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新环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72 | 分类号: | F16C3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43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压力 平面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轴承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压力轴承,主要应用于汽车悬架减震器上,承载汽车车体重量及辅助汽车转向。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悬架压力平面轴承,由于结构所限,其密封、防尘、防水等效果较差,其定位、导向结构局限,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和转向异响等故障。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压力平面轴承,该轴承采用上、下双轨道式结构,芯片采用点、线接触紧凑布局,实现压力轴承结构增强,定位、导向可靠,转动灵活,性能较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压力平面轴承,包括上盖、芯片、上定位环、下止口、下定位环、下盖和上止口,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上定位环和上止口,所述下盖上设置有下止口和下定位环,所述芯片安装于上盖和下盖之间,并可在圆周方向转动,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下止口和上止口连接在一起,所述芯片定位于两个下定位环之间,且芯片与下定位环之间的缝隙较小,所述上定位环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下定位环的外侧,所述上定位环为“7”型,且与芯片之间的缝隙较小。
所述芯片与上盖为点线接触。
所述上盖和下盖的材料均为改性尼龙或POM。
所述芯片材料选用改性PP。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定位,实现了轴承定位,导向更好、可靠,且结构紧凑,能较好地保证轴承质量,较好的解决了原来平面轴承易破损和异响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盖、2为芯片、3为上定位环、4为下止口、5为下定位环、6为下盖、7为上止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压力平面轴承,包括上盖1、芯片2、上定位环3、下止口4、下定位环5、下盖6和上止口7,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上定位环3和上止口7,所述下盖6上设置有下止口4和下定位环5,所述芯片2安装于上盖1和下盖6之间,并可在圆周方向上360度转动。所述上盖1和下盖6通过下止口4和上止口7连接在一起。所述上盖1和下盖6由改性尼龙或POM材料制成,所述芯片2由改性PP组成。轨道定位环(上定位环3、下止口4、下定位环5和上止口7)相互交错,构成轴承防尘、防水的迷宫密封。芯片2与上定位环3不完全定位,安装间隙较大。芯片2与下定位环5完全定位,安装间隙较小。芯片2与上盖1为面接触。当轴承工作时,并受到径向载荷时,由于上盖1与芯片2不完全定位,间隙大,使得上盖1在径向方向相对下盖6窜动大,极易损坏上定位环3和下定位环5,使得轴承功能失效。
为改变此现象,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定位方式,即将芯片2与上盖1定位由原来不完全定位改为完全定位结构,即上盖1与下盖6将芯片2能完全固定于上定位环3和下定位环5之间,消除了上盖1与芯片2径向间隙,增加了上定位环3的厚度,增强了上盖1的结构强度,使得芯片2与上下盖之间配合关系更到位。
将芯片2与上盖1接触面由原来的面接触改为点线接触,减小了接触面积,使得轴承转动更灵活,性能优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新环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新环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9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