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水器节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9411.0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3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梁子轩;梁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子轩 |
主分类号: | E03B1/04 | 分类号: | E03B1/04;E03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水器 节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节水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器节水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净水器在家庭的使用率不断上升。净水器的使用一方面可以为居民带来干净的饮用水,另一方面却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水资源的浪费。净水器主要通过净化装置将自来水或含有杂质的水净化,产生净化后的纯水及含有杂质的废水。在安装净水器时,通常将废水管直接连通排水管,将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据统计,一台净水器按产水量为50L计算,则每天排放废水量达到165L,如果全国按5000万台净水器计算,则每天排放的废水要达到8.25万吨水。因此,如何在保证健康饮水的前提下对净水器产生的废水加以有效利用,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器节水系统,可以将净水器排放的废水收集再利用,避免水资源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净水器节水系统,包括:
储水槽;
安装在储水槽一侧的分接口,所述分接口包括与储水槽连通的进水口及溢水口;
一端与净水器上排放废水的废水口连接,一端与所述分接口上进水口连接,将净水器排放的废水引入所述储水槽内的进水管;
与所述溢水口连接,将所述储水槽内水位超过溢水口的水排放的溢水管。
优选的,所述分接口包括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隔离密闭;所述进水管安装在第一腔室上,与所述储水槽通过进水口连通;所述溢水管安装在第二腔室上,与所述储水槽通过溢水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并排安装在所述储水槽上。
优选的,设置在所述储水槽底的排水口。
优选的,设置在进水管上的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净水器节水系统,进水管将净水器所排放的废水通过分接口上的进水口引至储水槽内,可使净水器排放的废水在储水槽内得以储存并再次利用;同时在储水槽内水位满时通过溢水口自动排放,避免了水溢出储水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净水器节水系统可以将废水收集并再次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净水器节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净水器节水系统中分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净水器节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净水器节水系统,主要包括储水槽1,分接口2,进水管3及溢水管4,分接口上设置有进水口201及溢水口202。进水管3一端连接净水器的废水口,另一端与分接口2上的进水口201连接。溢水口202连接溢水管4,用于储水槽1内溢出的水的排放。分接口2安装在储水槽1的一侧,进水口201与溢水口202均与储水槽1连通。
净水器在工作时,会将产生的废水通过安装在储水槽上的进水管及分接口将废水收集到储水槽内。储水槽主要用于储存净水器排放的废水,所存储的废水可被再次使用,例如洗菜,洗碗等。当储水槽内的水位到达溢水口的的高度时,储水槽内的水会通过溢水口流出,并通过溢水管排放。本申请中的储水槽可以是厨房中的洗菜盆,卫生间的浴缸等较大的容器。
本申请提供的净水器节水系统,进水管将废水通过分接口上的进水口引至储水槽内,可使储水槽内的水得到再次利用;同时在水位满时通过溢水口自动排放废水,避免了废水溢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净水器节水系统可以将废水收集并再次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子轩,未经梁子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94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电压传感器
- 下一篇:新型偏心半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