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49288.2 | 申请日: | 2015-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9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月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依利洋织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V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UV印刷是印刷方式之一,是相对油墨快干来说,就是采用UV油墨进行印刷,配上UV灯照射,使得每一色油墨在经过UV灯光时瞬间干燥,使得CMYK四色叠加更清晰,不会让油墨互相融合,使画面模糊,主要适用塑料材质。
现有的UV印刷设备一般只有一道干燥工序,是采用UV灯照射进行干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印刷品在经过一道干燥工序之后干燥不彻底,在收集包装时会产生脏污等,影响了印刷品的外观效果。且现有的UV干燥设备的干燥不均匀,且空间不密闭,浪费了很多能量,不利于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对印刷品二次干燥、且干燥均匀、节约能量的干燥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燥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干燥箱以及穿设所述干燥箱的输送机构,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第一滑轨,沿所述输送机构运动方向设于所述干燥箱远离所述输送机构的内壁上;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加热机构,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第一气缸,所述干燥箱具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挡板,所述进料挡板与所述干燥箱滑动连接,所述进料挡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二气缸,所述干燥箱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出料挡板,所述出料挡板与所述干燥箱滑动连接,所述出料挡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若干电热丝,所述底座具有第一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电热丝均匀地设于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二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灯座以及若干UV灯,所述灯座具有第一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灯座通过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若干所述UV灯均匀地设于所述灯座的所述第二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箱的进料口所在面上设有第二滑轨,所述进料挡板通过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干燥箱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箱的进料口所在面上设有相对的两个第一T型槽,所述第一T型槽形成所述第二滑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箱的出料口所在面上设有第三滑轨,所述出料挡板通过所述第三滑轨与所述干燥箱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箱的出料口所在面上设有相对的两个第二T型槽,所述第二T型槽形成所述第三滑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抽风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干燥装置,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干燥装置设置在UV干燥工序之后,对印刷品进行二次干燥,从而对印刷品的干燥更彻底,减少甚至杜绝了印刷品由于干燥不彻底而造成的脏污现象;该干燥装置内的加热机构在干燥箱内来回滑动,从而使得在干燥箱内行走的印刷品受热更均匀,从而干燥也更加均匀;在干燥箱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设置挡板,挡板与干燥箱滑动连接,从而通过气缸对挡板的推动,更加紧密地密封住进料口与出料口,防止热量散出干燥箱,保证最大程度地应用热量,节约能量,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干燥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干燥装置的立体图,其中进料挡板或者出料挡板与干燥箱的配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燥装置100,包括机架10、设于机架10上的干燥箱20、输送机构30以及控制器。其中,干燥箱20的两端开口,形成进料口202与出料口204,输送机构30通过进料口202与出料口204穿设干燥箱20,从而输送机构30可带动印刷品通过干燥箱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依利洋织物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依利洋织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92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