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漆包线放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49176.7 | 申请日: | 2015-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5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祥;高利泉;郭利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三行线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49/20 | 分类号: | B65H49/20;H01B1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漆包线 放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生产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漆包线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电机、电器和家用电器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特别是近几年电力工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家用电器的迅速发展,给漆包线的应用带来较广阔的领域,随之而来的是对漆包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漆包线的产品结构调正不可避免,与之配合的原材料(铜、漆),漆包工艺,工艺装备和检测手段等也急待开发研究。目前,我国漆包线的生产厂家已超千家,年生产能力已超25~30万吨。但总的来说我国漆包线的状况是低水平的重复,概括来说是“产量高、品位低、设备落后”。在此状况下,高质量家电用高品位漆包线仍需进口,更谈不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应加倍努力改变现状,使我国漆包线技术水平跟上市场需求,并挤身于国际市场。在需要用细漆包线的工业生产中,需要将漆包线从线轴中放出来后由机械或人工进行加工使用,但在放线过程中容易出现麻花、形成死结或乱线,从而造成漆皮损坏、断线等,这就需要人工适时的进行整理,如果用自动化的机械生产,无人看守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防断线漆包线放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漆包线放线装置,它包括有机架、滑轨、导线轮,其中,机架底部设有滑轨,滑轨上活动装配有滑块,滑块上设有线柱,机架中部设有横梁,横梁底部设有导线盘,导线盘通过旋转轴活动装配在横梁底部,导线盘边缘设有若干道导线槽,横梁上方设有垂直向上的撑柱,撑柱顶部设有伸缩筒,伸缩筒底部外侧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该外螺纹啮合在撑柱顶部,伸缩筒内活动套装补偿弹簧,伸缩筒顶部设有线轮座,补偿弹簧底部与撑柱顶部抵触,补偿弹簧顶部与线轮座底部相抵触,线轮座顶部设有导线轮,伸缩筒内设有感应开关。
所述的导线盘直径大于线卷的卷筒直径。
所述的线柱为至少两个,分别位于滑块两端,线卷活动套装在线柱上。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线柱为两个,方便更换,无需停机换线,放线时,线通过导线盘的导线槽牵引,导线盘随着线卷一起转动,防止线打结,导线轮底部的补偿弹簧使在放线时,当前方牵扯过快时,补偿弹簧下压防止过度牵扯导致断线,下压到一定程度触及开关即自动停动,防止断线;本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防断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漆包线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机架1、滑轨2、导线轮3,其中,机架1底部设有滑轨2,滑轨2上活动装配有滑块6,滑块6上设有线柱4,线柱4为至少两个,分别位于滑块6两端,线卷5活动套装在线柱4上;机架1中部设有横梁7,横梁7底部设有导线盘8,导线盘8通过旋转轴活动装配在横梁7底部,导线盘8直径大于线卷5的卷筒直径,导线盘8边缘设有若干道导线槽9,横梁7上方设有垂直向上的撑柱10,撑柱10顶部设有伸缩筒11,伸缩筒11底部外侧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该外螺纹啮合在撑柱10顶部,伸缩筒11内活动套装补偿弹簧13,伸缩筒11顶部设有线轮座12,补偿弹簧13底部与撑柱10顶部抵触,补偿弹簧13顶部与线轮座12底部相抵触,线轮座12顶部设有导线轮3,伸缩筒11内设有感应开关14。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线柱为两个,方便更换,无需停机换线,放线时,线通过导线盘的导线槽牵引,导线盘随着线卷一起转动,防止线打结,导线轮底部的补偿弹簧使在放线时,当前方牵扯过快时,补偿弹簧下压防止过度牵扯导致断线,下压到一定程度触及开关即自动停动,防止断线;本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防断线的优点。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三行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三行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9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