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末注射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48949.X | 申请日: | 2015-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2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佳 |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22F3/115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陈卫 |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 注射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注射成型的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备致密成型件的粉末注射模具。
背景技术
粉末注射成形技术(Powderinjectionmolding,简称PIM)是一种将金属粉末与有机黏结剂混合,在加热状态下用注射成形机将其注入模腔内成形,再用化学溶剂或加热分解的方法去掉黏结剂,最终烧结成致密产品的新型合金生产技术。近年来,随着制造复杂形状的金属或陶瓷烧结体方法工艺的发展,PIM技术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尤其是MIM(MetalInjectionMolding,金属注射成型)和CIM(CeramicInjectionMolding陶瓷注射成型)应用于各类结构件、异形件的成型工艺中。随着PIM技术的发展,各领域对产品的尺寸精度、组织均匀性、力学性能、生产成本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脱脂烧结前的生胚产品有高的密度和组织均匀性,以达到对产品的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升生胚产品的致密程度,往往采用粒径极小的粉末原料进行压制,同时严格控制粉末原料粒度的均一性,如常规粉末冶金原料粒度为50-100μm,一旦将粉末原料的平均粒度控制为10μm左右,则MIM产品的致密程度可提升20%-30%。但是,对原料粉末的粒度进行控制会带来原料粉末成本的成倍增长,同时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粉末粒度的减小程度也极为有限。
也有许多技术对制备工艺中所用到的模具进行了改进,如申请号为200510138082.7的名为《用于制造致密的粉末金属零件的方法和组合模》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包含有从打开位置到闭合位置相对于彼此可运动的上模和下模的模具,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上模相联的上冲头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下模相联的下冲头,该方法利用上下模与上下冲头做相对移动来压实型腔中的粉末以获得致密产品。该方法步骤较为繁琐,对于粉末成型产品的致密程度改进也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致密成型件的粉末注射模具及应用该模具制备成型产品的方法,通过对模具的改进,并利用改进的模具进行一个注射成型循环周期内的两次合模,可在其他条件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粉末材料的生胚产品进行二次压实,使粉末成型产品的致密度大幅提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粉末注射成型模具,包括动模模仁和定模模仁,所述动模模仁上设置有内腔,所述定模模仁的外形与动模模仁的内腔相适配,其特征在于,动模模仁与定模模仁之间设有间隙,动模模仁内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定模模仁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动模模仁内壁台阶相适配的台阶。
现有模具技术中,分体式模具一般由动模和定模组成,动模模仁和定模模仁是动模和定模上必要的组成部分,动模部分除动模模仁外还可包含动模前板、顶针、顶针板组件、动模底板等组件;定模部分除了定模模仁外,还可包含有定模模板、进料嘴等组件。本发明方案中的动模模仁和定模模仁可装载于任何现有技术中的模具中。
分体式模具中动模模仁上所设内腔与定模模仁的外形相适配是模具能够使用的必要条件。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动模模仁与定模模仁之间设有间隙,一方面是为了在压制粉末原料时让原料中的气体有通道可以排出,另一方面设置该间隙与顶针方向呈现一定的角度会让动模模仁与定模模仁在装载配合时更为顺畅,压制产品时,压力能够顺着间隙的方向更为均匀的施加于成型样品上,同时在初次合模及注射保压过程中能够为模腔中的原料提供更为充足的空间使粉末原料中的粘结剂熔化的更为均匀,进而使后续成型产品烧结得更加均匀。动模模仁和定模模仁在装载配合时会有一定的形位公差,合理设置二者之间的间隙大小还能适当避免模仁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少许偏差带来的对成型产品尺寸的影响。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动模模仁与定模模仁之间所设间隙厚度为0.1-0.5mm为宜,该间隙与顶针方向所呈角度为1-15°为宜。
同时,动模模仁内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定模模仁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动模模仁内壁台阶相适配的台阶,使动模模仁与定模模仁有效形成封闭的腔体。普通的模具中,动模模仁与定模模仁在装载配合时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形差位错,设置台阶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该情况的产生而导致出现粉末原料外漏(即“跑料”)的情况,而且为后续第二次的密压合模步骤提供了继续压实粉末原料成型胚体的路径。动模模仁内腔的内壁上所设台阶可为一级或多级,对应的定模模仁外壁上预制相适配的台阶也可为一级或多级。如果对模具成型腔体的封闭性有更高的要求,则可按照需求将台阶设置为两级或多级,台阶形状也可按照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佳,未经宋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89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零件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结晶器用浸入式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