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天井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48897.6 | 申请日: | 2015-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4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阮胜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云上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77;F21V29/83;F21V29/87;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天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天井灯。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发光装置中,目前已普遍使用LED作为发光元件,但随着使用者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功能的需求。在各种类型的发光装置中,由于天井灯可以依照室内天花板挑高空间的高度,将该天井灯定位在理想的预定位子。如工厂照明、卖场仓储、停车场、加油站、运动场、地下道等,以上大型空间需要可依照空间调整的灯具,才不会因室内的框架高度局促而使光线照射不明亮,故天井灯常应用在大型空间上。现有天井灯结构有一环罩体,该环罩体的设计只具有投光、聚光效果,不具有散热功能。
现有的天井灯常遇到因为散热效果不佳且电功率高而使LED发光元件寿命短,由于天井灯是定位组件装置在天花板上,所以天井灯在维修方面需高空作业拆解、更换或维修。因此,在天井灯产品中,如何有效改善天井灯的散热、重量和节省成本及维修安装乃为业界所极欲改善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LED天井灯,以改善传统天井灯散热、重量、成本及维修安装方面的问题,与现有灯具技术相比,能够实现散热效果显著、外形新颖、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降低了人工成本,且制程较少、制造速度快。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天井灯,包括:
表面设有透气结构的灯身外壳,所述灯身外壳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
驱动电源,安装于所述灯身外壳内;
灯身接头,与所述第一安装口装配连接;
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中部设有供与所述第二安装口装配连接的中心环,以所述中心环为中心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呈放射状布设有多道散热鳍片,相邻两道所述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有一道径向导流通道,所述中心环上开设有与所述径向导流通道连通的导流孔,所述散热鳍片中靠近所述中心环的一侧上设有导流槽,多个所述导流槽于所述中心环的外侧环绕形成一圈环形导流通道;
光源板,安装于所述散热板的所述第二安装面上,所述光源板上设有与所述驱动电源电性连接的多个LED灯;以及
灯罩,盖合于所述散热板的所述第二安装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散热板上设有沿着所述中心环的外侧壁间隔布设的多个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中心环包括与所述散热板的所述第一安装面连接的导流段、以及与所述导流段连接的装配段,所述导流孔开设于所述导流段上,所述装配段套设于所述灯身外壳的所述第二安装口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灯身外壳为圆锥筒状外壳,具有相对的第一端筒口和第二端筒口,且所述第一端筒口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二端筒口的口径,所述第一安装口设于所述第一端筒口上,所述第二安装口设于所述第二端筒口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透气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端筒口处的多个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灯身接头为螺旋接头,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口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散热鳍片为弧形鳍片,所述弧形鳍片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环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弧形鳍片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散热板的板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弧形鳍片的宽度自所述弧形鳍片的第一端向所述弧形鳍片的第二端逐渐减小,所述弧形鳍片中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侧面为曲形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导流槽为开设于所述散热鳍片的曲形面并向所述第一安装面方向延伸形成的U型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散热板的第二安装面的外沿设有将所述光源板压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上的固定环,所述灯罩卡设于所述固定环的外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LED天井灯的灯身外壳和光源板之间设置散热板,可以实现灯身外壳和光源板的有效散热;
通过在散热板的第一安装面上设置中心环,中心环由装配段和导流段组成,一方面可以利用中心环的装配段,实现散热板与灯身外壳的装配连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中心环的导流段在散热板与灯身外壳之间形成一段气腔,配合开设在中心环上的导流孔,达到有效散热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云上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云上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8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