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炼焦生产过程烟气节能环保处理一体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8833.6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3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平;王学雷;王连根;刘松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永源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6;B01D53/56;B01D53/78;B01D53/50;B01D53/96;C01C1/24;F22B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3000 江西省景德镇***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焦 生产过程 烟气 节能 环保 处理 一体化 系统 | ||
1.一种炼焦生产过程烟气节能环保处理一体化系统,包括除氧水管道(13)、臭氧管道(14)、空气管道(15)、氨水补充管道(16)、工艺水管道(17)、炼焦烟气管道(18)、脱硫塔(4)和脱硝塔(5),脱硫塔(4)包括位于顶段的吸收段(43)、位于中段的浓缩段(42)和位于底段的储液槽(41),脱硫塔(4)的顶部为脱硫烟气出口(47),脱硝塔(5)的底部为脱硝塔烟气入口管道(52),脱硝塔(5)的顶部为脱硝烟气出口(5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机(1)、余热锅炉(2)、硫酸铵循环槽(6)、固液分离器(7)、脱水干燥器(8)和尿素溶液储槽(9),所述炼焦烟气管道(18)的后端通过引风机(1)与余热锅炉(2)相连,余热锅炉(2)后方的管道通过增压风机(3)与位于脱硫塔(4)中部的浓缩段(42)的烟气入口相连,臭氧管道(14)分别与脱硫烟气出口(47)和脱硝塔烟气入口管道(52)相连;氨水补充管道(16)与储液槽(41)底部相连;储液槽(41)与硫酸铵循环槽(6)管路连接,硫酸铵循环槽(6)与浓缩段(42)的顶部和底部连通,另一条管路与固液分离器(7)连接,固液分离器(7)分离后的母液通过管路与储液槽(41)相连,固液分离器(7)的后端与脱水干燥器(8)相连;脱硝塔(5)底部分别与脱硫塔(4)的顶部吸收段(43)的喷淋口和脱硝塔(5)顶部的喷淋口管路连接;除氧水管道(13)的出口端与余热锅炉(2)相连,余热锅炉(2)的后方接入低压蒸汽管网(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焦生产过程烟气节能环保处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管道(15)和氨水补充管道(16)分别接入储液槽(41)的底部,储液槽(41)通过管路与吸收段(43)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焦生产过程烟气节能环保处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工艺水管道(17)的出口端接入吸收段(43)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焦生产过程烟气节能环保处理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储液槽(41)和硫酸铵循环槽(6)之间设置有液槽底液连接管(44),在浓缩段(42)和硫酸铵循环槽(6)之间设置有液流段底液连接管(45),在脱硝塔(5)的底部和脱硫塔(4)顶部的吸收段(43)之间设有脱硝塔底部连接管(46),脱硝塔(5)底部和顶部喷淋部之间设有脱硝吸收液连接管(51),且该脱硝吸收液连接管(51)与尿素溶液储槽(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永源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永源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88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