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腔高流量鼻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48440.5 | 申请日: | 2015-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4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兵;童朝晖;李海超;李绪言;李骥伟;唐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腔高 流量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使用经鼻胃肠营养和经鼻气管镜操作时需要吸氧的患者的单腔高流量鼻导管。
背景技术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HFNC,HighFlowNasalCannula)连接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装置,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湿化效果的高流量吸氧,经鼻输送气体会产生依赖气体流量的气道正压(PAP,PositiveAirwayPressure),因而可以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减少患者呼吸做功,减少二氧化碳潴留,降低患者呼吸频率。双腔经鼻高流量鼻导管使用时可以产生气道正压,配合AIRVO-2呼吸湿化治疗仪或者文丘里及空氧混合器等高流量吸氧装置使用,可以为患者提供高流量吸氧,且吸氧温度、气体流量和氧浓度均可调。有研究证明(参见[Highflownasaloxygengeneratespositiveairwaypressureinadultvolunteers.AustCritCare.2007Nov;20(4):126-31.Epub2007Oct10.]),如果患者存在张口呼吸,则其产生正压作用大大降低。这表明使用双腔高流量鼻导管的时候,对密闭性有一定的要求,若使用时只用单腔通气而另一端空置,则达不到高流量鼻导管产生正压的作用。但是,双腔HFNC需要使用两个鼻孔进行吸氧,在需要进行一些特殊操作的时候,例如经鼻鼻饲营养或经鼻气管镜操作,双腔HFNC会干扰这些特殊操作的顺利进行,而这些特殊操作也可能影响双腔HFNC的吸氧效果。因此,现在缺少一种主要应用于使用经鼻胃肠营养和经鼻气管镜操作患者的高流量鼻导管,可以在保证吸氧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影响经鼻胃肠营养和气管镜的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保证吸氧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影响经鼻胃肠营养和气管镜操作的单腔高流量鼻导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腔高流量鼻导管,其特征在于,该导管主要应用于使用经鼻胃肠营养和经鼻气管镜操作时需要吸氧的患者,其包括:一用于连接提供充足加温加湿气体管路的管接头,一一端与所述管接头相连接的导气管,一连接于所述导气管另一端的出气管嘴,一套设在所述出气管嘴外部的鼻塞定位套,一固定设置在所述鼻塞定位套中部的鼻塞,一对对称设置在所述鼻塞定位套两侧的挂耳架;所述出气管嘴侧面开设一出气口,所述鼻塞正对并连通所述出气口。
所述鼻塞包括直径为5-9mm的多个尺寸型号。
所述鼻塞的尺寸型号包括S、M、L,其中,尺寸型号为S的鼻塞直径为5mm,尺寸型号为M的鼻塞直径为8mm,尺寸型号为L的鼻塞直径为9mm。
所述出气管嘴上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鼻塞定位套通过所述定位凹槽套设在所述出气管嘴外部。
所述鼻塞定位套、鼻塞和挂耳架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单腔高流量鼻导管,鼻塞部位采取特殊设计,单个鼻塞直径较双腔HFNC鼻塞直径大(为双腔高流量鼻塞的1.4倍),保证单腔高流量鼻导管与双腔HFNC通气时具有同样大小的横截面积,从而具有相同流速,产生同样的压力效果,在保证原有吸氧效果的同时不影响经鼻胃肠营养和气管镜操作。2、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需要使用经鼻胃肠营养和经鼻气管镜操作的患者,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特殊的只能使用单鼻孔进行吸氧的患者人群,根据需要可更改使用左鼻孔进行吸氧或者是右鼻孔进行吸氧从而使HFNC的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接头、导气管和出气管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鼻塞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腔高流量鼻导管,主要应用于使用经鼻胃肠营养和经鼻气管镜操作时需要吸氧的患者,其包括一用于连接提供充足加温加湿气体管路的管接头1、一塑料(仅以此为例,并不限于此)导气管2、一出气管嘴3、一鼻塞定位套4、一鼻塞5和一对挂耳架6;其中,管接头1、导气管2和出气管嘴3依次连接,出气管嘴3侧面开设一出气口31,鼻塞定位套4套设在在出气管嘴3外部,鼻塞5直径为5-9mm,鼻塞5位于鼻塞定位套4的中部,正对并连通出气口31;挂耳架6对称设置在鼻塞定位套4的两侧,以将鼻塞定位套4固定在患者鼻孔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84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碾碎药物供给鼻饲泵管
- 下一篇:智能奶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