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箱悬置支架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48309.9 | 申请日: | 2015-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6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盈盈;刘韶雷;马骁宇;刘聪聪;张伟;吴昌庆;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7/06 | 分类号: | B60K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春雨;逢京喜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箱 悬置 支架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箱悬置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变速箱悬置作为动力总成的辅助支撑装置,保证变速箱正确姿态,保证在变速箱重力和其他载荷条件下的变形不超出允许范围,保证变速箱在车辆的极限工况下不发生超出允许范围的位移。同时悬置系统还应具有较好的抑制振动能力,避开可能的共振区域。
在申请号:201120227569.3、名称:“新型变速箱辅助悬置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通过在横梁两端设置悬置软垫、在衡量的中部位置设置支架的方式来悬置变速箱。该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变速箱距离悬置软垫较远,不仅减震效果差,而且占用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占用空间小的变速箱悬置支架总成,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速箱悬置支架总成,包括:弯曲成弧形的支撑板、变速箱支撑板、悬置软垫安装板、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开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变速箱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开有第二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所述悬置软垫安装板上开有第四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后紧固,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三螺栓孔、所述第四螺栓孔后紧固,所述悬置软垫安装板位于所述变速箱支撑板上方并与其部分重叠,所述变速箱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并与其部分重叠。
优选地,所述悬置软垫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板无重叠。
优选地,所述变速箱支撑板具有内部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悬置软垫安装板具有内部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悬置软垫安装板除与所述变速箱支撑板重叠部分外的其它部分向下弯曲。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栓由下向上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和所述第二螺栓孔并有部分螺纹杆从所述变速箱支撑板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撑板、变速箱支撑板和悬置软垫安装板层叠在一起,悬置软垫安装板直接压在变速箱支撑板上,因此安装后变速箱距离悬置软垫较近,既提高了减震效果,又降低了空间尺寸。
进一步地,悬置软垫安装板向下弯曲的部分能够阻挡悬置软垫安装板从变速箱支撑板上意外滑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变速箱悬置支架总成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变速箱悬置支架总成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变速箱悬置支架总成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变速箱悬置支架总成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变速箱悬置支架总成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变速箱悬置支架总成的左侧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1、支撑板,11、第一螺栓孔,2、变速箱支撑板,21、第二螺栓孔,22、第三螺栓孔,23、内部加强筋,3、悬置软垫安装板,31、第四螺栓孔,32、内部加强筋,33、第一部分,34、第二部分,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变速箱悬置支架总成包括:弯曲成弧形的支撑板1,变速箱支撑板2、悬置软垫安装板3、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螺母6。支撑板1的两端开有第一螺栓孔11,变速箱支撑板2的两端分别开有第二螺栓孔21和第三螺栓孔22,悬置软垫安装板3上开有第四螺栓孔31。支撑板1、变速箱支撑板2及悬置软垫安装板3为铸钢件,根据受力不同,具有不同的厚度从而满足刚度需求及节约材料。第一螺栓4穿过第一螺栓孔11、第二螺栓孔21后紧固,第二螺栓5穿过第三螺栓孔22、第四螺栓孔31后以螺母6紧固。
由图3及图6可见,安装完成后,悬置软垫安装板3位于变速箱支撑板2上方并与其部分重叠,变速箱支撑板2位于支撑板1上方并与其部分重叠,但悬置软垫安装板3与支撑板1无重叠。悬置软垫安装板3直接压在变速箱支撑板2上,因此安装后变速箱距离悬置软垫较近,既提高了减震效果,又降低了空间尺寸。
变速箱支撑板2具有内部加强筋23,悬置软垫安装板3具有内部加强筋32,用于提高结构强度。
具体地,悬置软垫安装板3具有第一部分33和第二部分34,第一部分33与第二部分34并非在一个平面上。第一部分33上开有第四螺栓孔31,安装完成后,第一部分31与变速箱支撑板2重叠,而不与变速箱支撑板2重叠的第二部分34向下弯曲,防止在组装过程中悬置软垫安装板3从变速箱支撑板2上意外滑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83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