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内高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7669.7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3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摩多巴克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47 | 分类号: | B21D26/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高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高压成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内高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内高压模具通常采用的是整体式模具,即上模和下模均采用整块高强度的模具钢制成,再将它们固定在机架上。
这种整体式的模具,具有以下几个缺点:
1、在内高压成形的过程中,工件会在内压的作用下不断地向外胀形,在这一过程中,为了防止工件的壁厚过度减薄,位于工件两端的堵头会在液压缸的作用力向内推动工件的端部,此时工件与内高压模芯的内壁之间会发生较大的摩擦,易造成磨损,如果采用普通的整体式内高压模具,由于模芯和其他部分是一体成形的,在发生磨损后就需要更换整块模具,维修成本较高;
2、在内高压成形过程中,模腔的内壁由于要和管件的外壁发生摩擦,故需要采用高强度的模具钢制成,但是对于内高压模具上不与管件发生接触的其他部分,实际上只需要采用普通模具钢制造即可,如果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整体式模具,就意味着整块体积的模具都需要采用高强度的模具钢来制作,提高了成本的同时,也增大了整块模具的重量,增加了换模的难度;
3、在工厂的批量生产中,如果要加工不同规格尺寸的工件,则需要更换与之匹配的模芯,如果采用现有的整体式模具,就意味着在更换模芯的同时,也需要将整块模具进行更换,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分体式的内高压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体式内高压模具,包括有上模和下模,在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多根导柱,所述上模套设在所述导柱上并能受驱沿所述导柱上下滑动,所述的上模包括有上模固定座和上模芯,所述上模芯由高强度模具钢制成,所述上模固定座由普通模具钢制成,在所述上模芯上开设有模腔,在所述上模固定座中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尺寸与所述上模芯尺寸适配并且略大于上模芯,所述上模芯被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中并且能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空腔内;
所述的下模包括有下模固定座和下模芯,所述下模芯由高强度模具钢制成,所述下模固定座由普通模具钢制成,在所述下模芯上开设有模腔,在所述下模固定座中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尺寸与所述下模芯尺寸适配并且略大于下模芯,所述下模芯被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中并且能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二空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上模芯一侧与第一空腔的内壁贴靠,另一侧与第一空腔内壁之间形成有空隙,在空隙中嵌入有若干卡块,所述卡块被夹持在所述上模芯和第一空腔的内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芯一侧与第二空腔的内壁贴靠,另一侧与第二空腔内壁之间形成有空隙,在空隙中嵌入有若干卡块,所述卡块被夹持在所述下模芯和第二空腔的内壁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由相互独立的模芯和模芯固定座拼接成,模芯采用高强度模具钢制成,模芯固定座采用普通材料制成,具有重量轻、维修成本低,换模快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高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分体式内高压模具,包括有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固定在外部内高压成形机的机架上,在下模上设置有导柱3,上模套设在导柱上并且能在外部合模压力机的驱动下沿着导柱上下滑动,由此进行合模或分模,上述的上模和下模均采用分体式结构制成。
这里所述的分体式结构是指,上模包括有上模芯11和上模固定座12,上模芯上开设有模腔4;在上模固定座中部开设有第一空腔121,第一空腔尺寸与上模芯尺寸适配并且略大于上模芯,上模芯被放置在第一空腔中并且通过固定件将其固定在空腔内。同理,下模也包括有下模芯21和下模固定座22,下模芯上开设有模腔4,在下模固定座中部开设有第二空腔221,第二空腔221尺寸与下模芯尺寸适配并且略大于下模芯,下模芯被放置在第二空腔中并且通过固定件将其固定在第二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摩多巴克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摩多巴克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76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冲剪机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冲压外圈轴承立式液压滚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