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心裂缝粗糙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7234.2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4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汪必峰;刘敬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心 裂缝 粗糙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矿产开发领域,尤其是一种岩心裂缝粗糙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岩石裂缝表面是粗糙不平的,在油气田、矿产开发过程中,裂缝粗糙程度直接影响岩体本身支撑渗透率的效果,同时也是计算矿区围岩质量指标的重要参数之一。粗糙度是解释岩石裂隙力学及渗流特性的重要参数,不同的粗糙度的裂缝其应力敏感性也有很大的区别,在低闭合应力条件下,粗糙度对裂缝导流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组构、不同岩性的岩体中,裂缝的粗糙度相对大小往往很难准确确定。尤其是张裂缝,表面极为不平,准确测量其粗糙度难度大,传统的测量工具直尺、微型测量尺等都很难完成,这大大影响了裂缝粗糙度在油气田、矿产开发领域中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岩心裂缝粗糙度测量装置,它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准确评定裂缝的相对粗糙度的弊端,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岩心裂缝粗糙度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岩心筒、固定支架、主恒压筒、次恒压筒、导气管、活塞、石膏柱、石膏柱旋紧螺丝、岩心旋紧螺丝、岩心、转轴、注气孔、气体开关阀、电机,所述的电机安装于固定底座,所述的固定底座通过转轴与岩心筒连接,所述的岩心筒固接于转轴上,所述的次恒压筒通过导气管与主恒压筒连接,所述的气体开关阀固接于导气管,所述的石膏柱旋紧螺丝旋接于次恒压筒上,所述的次恒压筒通过固定支架固接于固定底座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的石膏柱位于活塞的下方,通过石膏柱旋紧螺丝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的活塞可在次恒压筒中上下移动,活塞与次恒压筒之间为密闭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的岩心旋紧螺丝旋接于岩心筒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设计合理,能精确评价岩心裂缝的粗糙度,适用于各种裂缝粗糙度的测量,测量结果精确,操作快捷,简单易学。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座,2.岩心筒,3.固定支架,4.主恒压筒,5.次恒压筒,6.导气管,7.活塞,8.石膏柱,9.石膏柱旋紧螺丝,10.岩心旋紧螺丝,11.岩心,12.转轴,13.注气孔,14.气体开关阀,1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一种岩心裂缝粗糙度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岩心筒2、固定支架3、主恒压筒4、次恒压筒5、导气管6、活塞7、石膏柱8、石膏柱旋紧螺丝9、岩心旋紧螺丝10、岩心11、转轴12、注气孔13、气体开关阀14、电机15,所述的电机15安装于固定底座1,所述的固定底座1通过转轴12与岩心筒2连接,所述的岩心筒2固接于转轴12上,所述的次恒压筒5通过导气管6与主恒压筒4连接,所述的气体开关阀14固接于导气管6,所述的石膏柱旋紧螺丝9旋接于次恒压筒5上,所述的次恒压筒5通过固定支架3固接于固定底座1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石膏柱8位于活塞7的下方,通过石膏柱旋紧螺丝9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的活塞7可在次恒压筒5中上下移动,活塞7与次恒压筒5之间为密闭连接,气体开关阀14打开时,次恒压筒5与主恒压筒4之间的压力相等。
优选的是,所述的岩心旋紧螺丝10旋接于岩心筒2上,可以使岩心11固定在岩心筒2上。
在使用时,首先将具有裂缝面的岩心切割成圆柱形,直径略小于岩心筒2,通过岩心旋紧螺丝10将其固定于岩心筒2中,并且裂缝面朝上,与石膏柱8相对。测定石膏柱8放入次恒压筒5前重量为m1,然后将石膏柱8从次恒压筒5底部放入。关闭气体开关阀14,从注气孔13注入主恒压筒4,使主恒压筒4中有足够的气压推动石膏柱8,然后打开气体开关阀14,石膏柱8与岩心11顶面的裂缝面接触。启动固定底座1中的电机15,运行特定的时间t后,关闭电机15,取出石膏柱8,称量实验后石膏柱8的重量为m2,可以用(m1—m2)表示该裂缝面的粗糙度,数值越大,表示其粗糙度越大;反之,表示粗糙度越小。
在主恒压筒4内气压一致的前提下,重复上述步骤可以实现不同裂缝粗糙度的测量,进而实现不同裂缝粗糙度的对比。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7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