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通盐穴腔体形状和体积的测量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46912.3 | 申请日: | 2015-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7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军;徐宝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7/06 | 分类号: | G01B17/06;G01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通 盐穴腔 体形 体积 测量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存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通盐穴腔体形状和体积的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由于地下盐岩溶腔的密封性和安全稳定性能,所以地下盐岩溶腔被公认为是油气储存的理想场所。地下盐岩溶腔主要分为单井垂直型和(双井或多井)连通型两种。对于单井垂直型盐穴腔体形状和体积的测量,目前的声纳测量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而对于连通型盐穴腔体形状和体积的测量,由于仍然使用单井垂直型盐穴腔体形状和体积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连通盐穴腔体的连通腔体等异形结构上,导致测量速度缓慢,测量成本缓慢。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能够迅速对连通盐穴腔体形状和体积的测量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连通盐穴腔体形状和体积的测量工具,用以满足现有技术中对能够迅速对连通盐穴腔体形状和体积的测量工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通盐穴腔体形状和体积的测量工具,包括:
管型主体,所述管型主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
测量延伸管,所述测量延伸管通过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进行旋转的机械旋转部件与所述管型主体相连,所述测量延伸管内设置有声纳探测器。
可选地,所述管型主体的表面和所述测量延伸管的表面覆盖有抗腐蚀涂层。
可选地,所述管型主体和所述测量延伸管由轻质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测量延伸管包括至少两个测量延伸支管,所述至少两个测量延伸支管通过所述机械旋转部件依次相连。
可选地,所述机械旋转部件包括: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填充液压油的胶皮;
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胶皮构成的容置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电动动力系统或液压动力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工具包括管型主体和延伸测量管,管型主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延伸测量管通过由控制电路控制进行旋转的机械旋转部件与管型主体相连,测量延伸管内设置有声纳探测器,这样,在将测量工具深入到连通盐穴腔体内进行测量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机械旋转部件进行旋转,使得测量延伸管能够延伸至连通盐穴腔体内的各个位置,从而准确地确定连通盐穴腔体的形状和体积,满足现有技术中对能够迅速对连通盐穴腔体形状和体积的测量工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通盐穴腔体形状和体积的测量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测量工具测量盐穴1的形状和体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测量工具测量盐穴2的形状和体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连通盐穴腔体形状和体积的测量工具,用以满足现有技术中对能够迅速对连通盐穴腔体形状和体积的测量工具的需求。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通盐穴腔体形状和体积的测量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测量工具包括:
管型主体101,所述管型主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
测量延伸管102,所述测量延伸管通过受所述控制电路进行旋转的机械旋转部件1021与所述管型主体相连,所述测量延伸管内设置有声纳探测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连通盐穴腔体内的液体腐蚀性较高,所以为了减少连通盐穴腔体内的液体对测量工具的腐蚀,延长测量工具的使用期限,所述管型主体的表面和所述测量延伸管的表面覆盖有抗腐蚀涂层,例如可以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陶瓷填充涂层或高分子复合材料涂层等等,在此不做限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测量工具需要深入连通盐穴腔体内进行测量,所以为了减小测量工具的自重,从而更方便地控制测量工具,所述管型主体和所述测量延伸管由轻质材料制成。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测量延伸管包括至少两个测量延伸支管,所述至少两个测量延伸支管通过所述机械旋转部件1021依次相连。请继续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测量延伸管102包括8个测量延伸支管1022,这8个测量延伸支管1022通过机械旋转部件1021依次相连。在其他实施例中,测量延伸支管102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者减少,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69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缆放线测距仪
- 下一篇:自动影像测量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