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泄压阀仿声喇叭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6583.2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9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詹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豪锐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H04R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压阀仿声 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喇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泄压阀仿声喇叭。
背景技术
汽车的涡轮泄压阀所发出的声音现在越来越受到车友的喜爱,但是自然吸气车没办法安装泄压阀,出现了专为自然界吸气打造的泄压阀仿声器,现有出现的喇叭缺少防尘防水装置,水进入喇叭内会造成喇叭不发音,其次尘埃物会降低喇叭的声压级或产生噪音,故涡轮泄压阀仿声喇叭的改进是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泄压阀仿声喇叭,主要解决了现有喇叭缺少泄压阀声音,不防水,不防尘的问题,该泄压阀仿声喇叭结构简单合理,能发出的仿泄压阀的声音,采用防尘防水罩,保护了喇叭内部结构,防尘防水罩采用的是碳纤维材料增加了泄压阀仿声喇叭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泄压阀仿声喇叭,包括盖体、底座、微动开关、电路板、扬声器和防尘防水罩;所述电路板包括电源单元、控制单元、语音芯片和音频功率放大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语音芯片产生控制脉冲信号,所述音频放大单元对语音芯片产生的控制脉冲进行功率放大,同时对输入信号加入电容充电震荡;所述扬声器和电路板固定于盖体与底座之间,所述电路板的电源连接线和开关连接线穿过底座延伸在底座外,所述微动开关通过开关连接线与电路板连接;所述防尘防水罩设在盖体与防尘防水罩连接处,所述盖体、防尘防水罩和底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防尘防水罩由碳纤维编织而成;
所述防尘防水罩为1K碳纤维编织而成,所述防尘防水罩的纹理为平纹;
所述电路板的控制单元由三极管、二极管和电阻串并联合组成,三级管数量为3个,二级管的数量为2个,当信号输入时,两个二极管作用下的一个三极管处产生导通信号送到语音芯片,同时其余两个三极管共射;
所述微动开关为带长轮的微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该泄压阀仿声喇叭结构简单合理,能发出的仿泄压阀的声音,采用防尘防水罩,保护了喇叭内部结构,防尘防水罩采用的是碳纤维材料增加了泄压阀仿声喇叭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控制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盖体;200、底座;300、微动开关;400、电路板;500、扬声器;600、防尘防水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泄压阀仿声喇叭,其包括盖体100、底座200、微动开关300、电路板400、扬声器500和防尘防水罩600;所述电路板400包括电源单元、控制单元、语音芯片和音频功率放大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语音芯片产生控制脉冲信号,所述音频放大单元对语音芯片产生的控制脉冲进行功率放大,同时对输入信号加入电容充电震荡;所述扬声器500和电路板400固定于盖体100与底座200之间,所述电路板400的电源连接线和开关连接线穿过底座200延伸在底座200外,所述微动开关300通过开关连接线与电路板400连接;所述防尘防水罩600设在盖体100与防尘防水罩600连接处,所述盖体100、防尘防水罩600和底座20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防尘防水罩600由碳纤维编织而成;
所述防尘防水罩600为1K碳纤维编织而成,所述防尘防水罩600的纹理为平纹;
所述电路板500的控制单元由三极管、二极管和电阻串并联合组成,三级管数量为3个,二级管的数量为2个,当信号输入时,两个二极管作用下的一个三极管处产生导通信号送到语音芯片,同时其余两个三极管共射;
所述电路板400的控制单元由三极管、二极管和电阻串并联合组成,三级管数量为3个,二级管的数量为2个,当信号输入时,两个二极管作用下的一个三极管处产生导通信号送到语音芯片,同时其余两个三极管共射;
所述微动开关300为带长轮的微动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豪锐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豪锐汽车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65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