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络通信光缆线路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6545.7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3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3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通信 光缆 线路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网络通信光缆线路固定装置,属于电子通信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信光缆是电子通信领域必不可少的信号传输设备,其主要是由光导纤维(细如头发的玻璃丝)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金属,由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
智能化变电站内,各种装置设备信号、数据几乎都需要利用光缆进行传输,光缆的使用量巨大,使得光缆的敷设、安装的工作量比以往增多。光缆从配线架外接入配线架内的端子前,需要使用固定机构对其进行引线、分流和固定。现有的配线架只有简单的固定机构,对光纤的固定效果不够理想。光缆在接入后,会分出多根光纤,现有的固定装置不能够将不同的管线分流固定,容易导致混淆;并且,现有的固定装置不能够很好地保护这些分出来的光纤,导致使用过程中常发生光纤被意外拉断,影响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络通信光缆线路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满足多支光纤线路的分流需求,同时可有效的保护分支光纤,避免使用过程中光纤被意外拉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网络通信光缆线路固定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用于固定光缆的固定管及设置在底板上用于固定光纤的若干光纤安装件;
所述底板上开有用于固定底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四个,均匀分布在底板四角;
所述固定管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下管体及与下管体配合的上管体,所述上管体与下管体铰接,上管体可沿下管体一侧转动,所述上管体上设有上耳板,下管体上设有与所述上耳板配合的下耳板,上耳板和下耳板中分别开有通孔,通过销轴或螺栓穿过上耳板和下耳板的通孔实现固定管的封闭;
所述光纤安装件包括安装件本体、设置在安装件本体上侧的上安装板及设置在安装件本体下侧的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上开有第一螺栓孔,下安装板上开有可与第一螺栓孔配合的第二螺栓孔,所述安装件本体内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光纤的圆形光纤安装管孔。
作为改进,所述上管体上开有第三螺栓孔,该螺栓孔内装有用于将光缆紧固在固定管内的螺栓。
作为改进,所述上管体内设有上垫片,下管体内设有下垫片。
作为改进,所述上管体、下管体的截面均为弧形槽,上管体与下管体配合围成固定光缆的圆形腔。
作为改进,所述光纤安装件为一个,光纤安装件通过紧固螺栓穿过第二螺栓孔实现光纤安装件在底板上的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光纤安装件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作为改进,每个安装件本体内等间距、平行设有四个圆形光纤安装管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相互配合的上管体及下管体,有效实现固定管对光缆的固定作用,避免光缆在底板上发生移位或滑动,同时固定后的光缆分支出来的多个光纤,可以被安装在底板上的光纤安装件内的圆形光纤安装管孔有效分流固定,光纤穿过安装管孔后与不同设备连接,使用简单方便,避免了光纤混淆,同时安装在光纤安装管孔内的光纤,不易被外力拉断,切实保证了光缆的正常使用,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效满足光缆、光纤的固定分流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安装孔,2、固定管,21、上管体,211、上垫片,212、第三螺栓孔,22、下管体,221、下垫片,23、上耳板,24、下耳板,3、光纤安装件,31、安装件本体,311、光纤安装管孔,32、第一螺栓孔,33、第二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网络通信光缆线路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用于固定光缆的固定管2及设置在底板1上用于固定光纤的若干光纤安装件3;
所述底板1上开有用于固定底板1的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为四个,均匀分布在底板1四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6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