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连墙杆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44594.7 | 申请日: | 2015-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3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旺;郭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手架 连墙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脚手架连墙杆。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与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包括立杆、横向水平杆和纵向水平杆,立杆、横向水平杆和纵向水平杆三杆的连结点为主节点。
脚手架连墙杆就是连接混凝土结构与脚手架的杆件,用来保护脚手架的稳定性,使脚手架不产生倾斜,这样就能保护人们的工作安全,从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现有脚手架连墙杆的连接方法一般都是在混凝土结构的外边梁(外边梁是指建筑物外周边的梁)或者窗洞口竖直预埋一截500mm的钢管,其中钢管有300mm埋在混凝土结构中,200mm露在外面,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脚手架连墙杆的一端通过十字扣件与此预埋钢管露在外面的部分连接,另一端通过十字扣件与脚手架连接。
现有的脚手架连墙杆,具有以下缺点:
(1)脚手架连墙杆布置位置不规范。现有的脚手架连墙杆连墙杆的连接方法,由于预埋的钢管只能在混凝土结构的外边梁或者窗洞口,而外边梁和窗洞口的位置是根据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求确定的,因此受外边梁和窗洞口的位置的限制,不能保证脚手架连墙杆与脚手架的连接点在主节点的300mm范围(以主节点为中心,竖直方向上、下各300mm)内,不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6.4.2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不利于脚手架立杆受力。
(2)预埋的钢管影响装修。预埋钢管处一般都是在工程装饰装修完工,脚手架拆除后处理,此时外墙装饰装修只能在预埋钢管处甩项竣工,要等脚手架拆除完毕,将预埋的钢管露在外面的部分用气焊割掉处理,而气焊切割后在混凝土结构表面留有圆孔,要对该位置进行装修修补处理,该位置面积较大,修补后效果没有一次成活好,影响整体装修效果;而此时装饰装修已经接近尾声,气焊设备(氧气、乙炔气瓶)搬动费时费力,且极易对装饰装修产品造成破坏,不利于产品保护,也不利于成本控制。
(3)脚手架连墙杆成本高,不能重复利用。由于预埋的钢管气焊切割后,一部分埋在混凝土结构中,另一部分只能当作废品处理,预埋的钢管不能有效回收利用,导致现有连墙杆固定方法成本高。
(4)预埋在窗洞口上的钢管,影响窗户的安装。为了安装窗户,不得不先把连墙杆去掉,这样势必影响脚手架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手架连墙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脚手架连墙杆布置位置不规范、预埋的钢管影响装修、脚手架连墙杆成本高不能重复利用、脚手架连墙杆影响窗户安装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脚手架连墙杆,用于连接混凝土结构和脚手架,所述混凝土结构包括靠近所述脚手架的第一结构立面以及远离所述脚手架的第二结构立面,所述脚手架连墙杆包括:连接管、螺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以及水平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套管,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结构立面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脚手架可拆卸连接;
所述螺杆穿装在所述连接管以及所述套管中,所述螺杆的第一端伸出所述套管外,所述螺杆的第二端伸出所述连接管外,至少在所述螺杆的两端上设有外螺纹;
所述第一螺母套设在所述螺杆的第一端上,所述第二螺母套设在所述螺杆的第二端上并且与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母为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母为山型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结构立面之间设有第一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二结构立面之间设有第二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脚手架通过扣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管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横截面和所述连接管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并且所述套管的轴线与所述连接管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结构立面和所述第二结构立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为PVC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45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切换模式电源的软启动控制技术
- 下一篇:连续流动式内窥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