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形构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4273.7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8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吉佳新材料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形 构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构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形构架。
背景技术
人工植被产品是环保和防沙治沙的有效产品,可被广泛应用于荒漠化防治,矿山粉煤灰处理,垃圾山覆盖绿化,河流堤坝以及公路两侧的固堤护理与绿化美化,人工植被产品也可用于屋顶绿化,社区街道绿化,但是在人工林草植被建设中,一直存在问题,一些河流堤坝旁的植被方法是将花草直接种植在土地表面,这种植被方法受到地形的影响较大,在地形不好的地方种植的花草不易存活,有些地方甚至无法进行种植,且这种方法种植出来的花草不易移动,特别在草原地带和森林草原带,有的违背了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同时因无适宜成林树中,导致大面积人工林为小老树。在典型草原地带,因水热条件所限,地带性森林植被不可能存在,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分的消耗量不同,所以人们急需一种既能够方便移动,同时空间面积大,使用效果好的放置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构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形构架,包括构架体、第一抽拉架和第二抽拉架,所述构架体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一抽拉架,所述构架体的正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二抽拉架,所述第一抽拉架包括第一抽拉把手和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抽拉把手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构架体,所述构架体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所述第一横梁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横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顶部的两侧均搭接有第四支撑架,所述第四支撑架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横梁,所述第四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一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支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支臂。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梁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横梁对称设置在第二抽拉架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三横梁对称安装在构架体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搭接在第三支撑架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形构架,通过对构架体的设置,在构造上稳定性高,以防水势碰上而冲蚀,外表美观,通过植被构架体内安装具孔椰棕卷,可以导入多种植被,成为河边生态界基础底栖生物的栖息处,提供食物链的基础,利用椰棕卷的弹力和凹凸保护护岸,连续形成生态绿地网,通过对抽拉架的设置,方便植被生长,通过往第二抽拉架里填碎石根据区间接触氧化法可以改善水质难以形成植被带的河床里也能形成植被带环境,提供鱼类等水栖生物的避难、产卵、栖息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构架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构架体、11第一横梁、12第二支撑架、13第三支撑架、14第四支撑架、15第二横梁、16第三横梁、2第一抽拉架、21第一抽拉把手、22第一支臂、3第二抽拉架、31第二抽拉把手、32第二支臂、33第三支臂、34第一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吉佳新材料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吉佳新材料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42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藻采收与脱水装置
- 下一篇:电动车ID智能身份识别防盗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