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4227.7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5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南谷广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孙明轩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伸缩的轻量的蓄电设备及其相关技术。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铝”的术语意味着包括Al及Al合金,“铜”的术语意味着包括Cu及Cu合金,“镍”的术语意味着包括Ni及Ni合金,“钛”的术语意味着包括Ti及Ti合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金属”的术语意味着包括单质金属及合金。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移动设备的薄型轻量化,作为搭载于这些设备中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外封装材料,而使用在金属箔的两面粘结树脂膜的层压外封装材料来代替以往的金属罐。同样地,正在研究也将在蓄电器(condenser)、电容器(capacitor)等上使用了层压外封装材料的蓄电设备作为备用电源而搭载在IC卡或电子设备上。
而且,随着电子设备的多样化,形态也多样化,还研究将电子设备自身进行反复弯曲、折叠或者拉伸,随之对所搭载的蓄电设备也要求相同的功能。
通常,通过上述层压外封装材料而外封装的层压型电池或电容器与使用金属罐的电池或电容器相比更薄、更轻量且更易于密封,还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弯曲变形,但若进行规定次数以上的反复塑性变形(弯曲变形等),则存在电池主体部的活性物质、活性炭等会脱落而导致损坏蓄电设备功能的问题。
因此,难以在将电子设备自身反复弯曲、折叠或使其伸缩的电子设备中,搭载以往的层压型蓄电设备(通过上述层压外封装材料而外封装的蓄电设备)。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蓄电元件模块具有:储存、释放电力的多个蓄电要素;和以相邻的该蓄电要素彼此被隔离的状态将多个该蓄电要素密封并使其成为一体的壳体,该壳体是在将多个该蓄电要素配置在层叠状态的膜之间的状态下,将层叠的该膜的处于该蓄电要素的外周部的部分密封而形成的,但在该蓄电元件模块中,如专利文献1的图3所示,能够在构成壳体的膜之间的熔接部处折曲。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71302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所述的蓄电元件难以进行伸缩,例如,难以将其搭载于例如伴随伸缩之类的电子设备等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技术背景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对蓄电设备的性能造成影响地伸缩变形的蓄电设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方式。
[1]一种蓄电设备,其具有将带状的蓄电设备片成形为螺旋状而成的大致筒状体。
[2]上述[1]所述的蓄电设备还具有插入配置在上述大致筒状体的内部空间内的芯体,
上述大致筒状体的彼此分离的两个部位中的一个部位固定在上述芯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另一个部位固定在上述芯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
[3]在上述[2]所述的蓄电设备中,上述大致筒状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固定在上述芯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上述大致筒状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固定在上述芯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
[4]在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设备中,上述蓄电设备片具有:
正极部,其包括第一金属箔层和与该第一金属箔层的一面中的一部分区域层叠的正极活性物质层;
负极部,其包括第二金属箔层和与该第二金属箔层的一面中的一部分区域层叠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
隔离部,其配置在上述正极部与上述负极部之间,
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配置在上述第一金属箔层与上述隔离部之间,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配置在上述第二金属箔层与上述隔离部之间,
上述正极部的第一金属箔层的上述一面中的未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周缘部区域、与上述负极部的第二金属箔层的上述一面中的未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周缘部区域,经由含有热塑性树脂的周缘密封层而接合,
在上述隔离部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之间封入有电解液,在上述隔离部与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封入有电解液。
[5]在上述[4]所述的蓄电设备中,在上述第一金属箔层的另一面上,以将该第一金属箔层露出而成的第一金属露出部保留的状态层叠有第一绝缘树脂膜,
并且在上述第二金属箔层的另一面上,以将该第二金属箔层露出而成的第二金属露出部保留的状态层叠有第二绝缘树脂膜。
[6]在上述[5]所述的蓄电设备中,上述第一金属露出部形成在上述蓄电设备片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上述第二金属露出部形成在上述蓄电设备片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42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开关的电池
- 下一篇:一种基于对氧化三甲胺介质的微生物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