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沉孔硬质合金产品成型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3731.5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3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辉;罗彦东;黄梅;李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金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沉孔 硬质合金 产品 成型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质合金领域,特别是一种双沉孔硬质合金产品成型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压制、烧结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硬质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特别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的温度下也基本保持不变,在1000℃时仍有很高的硬度。
传统的双沉孔产品的成型模具是上下冲结构,产品在沉孔底部的压制密度集中部位容易出现裂纹和严重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双沉孔硬质合金产品成型模具结构,该结构解决了冲压时产品沉孔底部压制密度太过集中,产品容易出现裂纹和严重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沉孔硬质合金产品成型模具结构,包括芯杆、上冲组件、下冲组件和阴模,所述上冲组件包括外上冲和内上冲,所述下冲组件包括外下冲和内下冲,内上冲和内下冲上设有便于芯杆连接的配合面,外上冲设于内上冲外,外下冲设于内下冲外,所述芯杆连接上冲组件和下冲组件,且使上冲组件和下冲组件之间构成产品成型区域,上冲组件和下冲组件外还设有将两者包裹在内的阴模。
本实用新型内上冲和内下冲的接触面为平台结构,在成型区域装有粉末状的产品,通过模具的冲压形成压坯,本实用新型的双上下冲结构,可以灵活调节沉孔部位装料比例,从而双沉孔产品孔底部压制密度过高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阴模为环形槽结构。
优选地,所述阴模外周设有与之过盈配合的夹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善模具的结构,并利用内上冲和内下冲的结构调节装料量和压制成型的压力大小,从而达到双沉孔顺利成型的目的,同时内上冲和内下冲结构的设计,有利于避免传统在冲压产品的密度集中部位容易出现裂纹和严重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阴模,12-外上冲,13-外下冲,14-内上冲,15-内下冲,16-芯杆,17-成型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双沉孔硬质合金产品成型模具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芯杆16、上冲组件、下冲组件和阴模11,所述上冲组件包括外上冲12和内上冲14,所述下冲组件包括外下冲13和内下冲15,内上冲14和内下冲15上设有便于芯杆16连接的配合面,外上冲12设于内上冲14外,外下冲13设于内下冲15外,所述芯杆16连接上冲组件和下冲组件,且使上冲组件和下冲组件之间构成产品成型区域17,上冲组件和下冲组件外还设有将两者包裹在内的阴模11。
本实用新型内上冲14和内下冲15的接触面为平台结构,在冲压间隙区域17放置有粉末状的产品,在装料时利用内上冲14和内下冲15灵活调节装料比例,满足产品冲压成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金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未经自贡金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37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