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43396.9 | 申请日: | 2015-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4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明书 |
| 主分类号: | G01L9/14 | 分类号: | G01L9/14;G01L1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杨晓欣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容器内介质压强,广泛应用于工业。目前,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元件一般采用弹性元件的形变指示压力,其形变量微小,虽然具有一定灵敏度,但输出误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出误差小、结构简单的压力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力传感器,包括壳体、磁芯和线圈,壳体底部设有开口,线圈套设于壳体,磁芯位于壳体内,磁芯底部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与壳体内壁滑动配合。由此,被测介质的压强发生变化时,密封圈在壳体内发生移动,并带动磁芯上下移动,而使线圈的输出信号发生变化,通过对线圈输出信号的处理,实现压力数据的无极输出。本压力传感器结构简单、输出误差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力传感器还包括位于壳体内的弹簧,弹簧的底部与密封件连接,弹簧的顶部与壳体上部连接。由此,当压力上升时弹簧能够防止磁芯倾斜,保证线圈输出信号的一致性,当压力下降时弹簧推动磁芯自动复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的侧壁设有限压口。由此,在压力测量中,当被测介质推动磁芯上升,限压口与开口相连通时,被测介质可自限压口排出,使被测介质保持在一定的压强,因此,本压力传感器具有限压作用。当线圈内通入较大电流,磁芯在磁场的作用下上升一定距离,限压口与开口相连同,被测介质保持在常压,因此本压力传感器还具有开关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的上部设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的位置与磁芯相对应。由此,当磁芯上升较大距离,磁芯顶部与电源开关相抵时,可触动电源开关断电,起到断电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压力传感器在使用时,在被测介质作用下密封圈在壳体内发生移动,并带动磁芯,使线圈的输出信号发生变化,通过对线圈输出信号的处理,实现压力数据的无极输出。限压口的设置使本压力传感器具有限压作用。当线圈内通入较大电流,磁芯在磁场的作用下上升一定距离,限压口与开口相连同,被测介质保持在常压,因此本压力传感器还具有开关的作用。当磁芯被带动至与电源开关相抵时,可触动电源开关断电,起到断电保护作用。综上,本压力传感器具有多种功能,其结构简单、压力输出误差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包括壳体1、磁芯2和线圈3,壳体1底部设有开口11。线圈3套设于壳体1。磁芯2位于壳体1内。磁芯2底部设有密封件4,密封件4与磁芯2固定连接。密封件4与壳体1内壁滑动配合。
本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还包括位于壳体1内的弹簧5。弹簧5的底部与密封件4固定连接,弹簧5的顶部与壳体1上部固定连接。弹簧5套设在磁芯2外。
本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在使用时,被测介质通过开口11作用在密封圈4上。在被测介质作用下密封圈4在壳体1内发生移动,并带动磁芯2,使线圈3的输出信号发生变化,通过对线圈3输出信号的处理,实现压力数据的无极输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的壳体1侧壁设有限压口12。
在压力测量中,当被测介质推动磁芯2上升,至限压口12与开口11相连通时,被测介质可自限压口12排出,使被测介质保持在一定的压强。
当线圈3内通入较大电流,磁芯2在磁场的作用下上升一定距离,限压口12与开口11相连同,被测介质保持在常压,因此本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还具有开关的作用。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的壳体1上部设有电源开关6,电源开关6的位置与磁芯2相对应。
当磁芯2上升较大距离,磁芯2顶部与电源开关6相抵时,可触动电源开关6断电,起到断电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明书,未经黄明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33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