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装式自紧密封全焊轴流式止回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2896.0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5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孝均;刘全军;刘庆钊;周大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沃兰特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F16K1/36;F16K1/46;F16K1/42;F16K27/02;F16K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装式 密封 轴流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回阀,尤其涉及一种内装式自紧密封全焊轴流式止回阀。
背景技术
在各种长输管线的运行过程中,如何防止介质倒流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轴流式止回阀具有结构紧凑,流线型流道、低压力密封和低压力开启、关闭无卡阻、密封可靠等特点。以往大口径轴流式止回阀均采用硬密封实现密封,要求在巨大的阀体上堆焊硬质合金,同时需对阀瓣与阀座密合部位作相应的硬化处理,以使其表面硬度与阀座之间保持一定的硬度差,其目的是保证密封的同时保证阀瓣与阀座不发生咬合。要实现金属与金属密封要求,阀座和阀瓣间必须要有较高的同轴度,表面粗糙度,吻合度。这无疑增加了加工难度和加工周期,尤其是阀瓣和阀座的研磨是一项耗时又不易取得优异效果的工序。
现在的轴流式止回阀普遍存在以下弊端:1.在高压场合下,为了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保证密封面间合适的密封比压,需要增加密封面宽度,然而这会导致文丘里结构进口端的流通面积进一步缩小,从而致使介质流经阀门的压力损失增加,带来不必要的能量消耗;2.传统的单瓣轴流式止回阀,其软密封阀座在介质压力作用下会逐渐产生形变,影响阀门的正常密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内装式自紧密封全焊轴流式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装式自紧密封全焊轴流式止回阀,包括:前阀体1,前衬套2,阀瓣3,内装自紧密封环4,限位板5,主弹簧6,阀套7,阀轴8,后衬套9和后阀体11,其中阀瓣3为圆盘状构件,阀套7为碗状构件;前阀体1与后阀体11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阀体,阀体内部为球形空腔;在阀轴8上沿阀轴8的轴向从左至右依次外套设有前衬套2、阀瓣3、后衬套9,后衬套9外套设阀套7;其中前衬套2通过圆周均布不少2个支撑筋固定于前阀体1,阀瓣3与阀轴8固定连接,后衬套9与阀套7固定连接,阀套7通过圆周均布不少于2个筋板与后阀体11连接在一起;在阀瓣3与阀套7之间设有主弹簧6,主弹簧6的两端分别顶抵在相应的阀瓣3及阀套7侧壁上;在前阀体1与阀瓣3接触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内装自紧密封环4,并在前阀体1内侧面上固定有避免自紧密封环4脱出凹槽的限位板5。
所述阀轴8上设有导向键10,后衬套9内侧设有导向槽。导向键10与导向槽配合连接。
前阀体1和后阀体11焊接在一起形成球形空腔的阀体。
所述自紧密封环4包括内六角螺钉12,弹性垫圈13,阀座压环14,阀座弹簧17,O型圈18,阀座支承圈19,密封圈20;内六角螺钉12依次穿过弹性垫圈13、阀座支承圈19、阀座压环14将三者固定连接,密封圈20夹设在阀座支承圈19和阀座压环14之间,该密封圈20一端与阀瓣3接触;阀座支承圈19左侧与前阀体1之间通过阀座弹簧17相连,阀座支承圈19下侧与前阀体1之间设有O型圈18。
所述限位板5靠阀瓣一侧具有与阀瓣3相匹配的斜切面。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和优点在于:
1、为了减小水流阻力,增大阀体内腔流体通道,克服瓶颈现象,阀体的中部是有圆形内腔的球体结构,该球形结构由前阀体的后段半球和后阀体前段半球焊接而成。
2、阀体采用前阀体和后阀体焊接结构,并首次实现了自紧密封阀座在轴流式止回阀上内装的应用。采用内装式自紧密封方式,不仅降低了所需密封比压,而且自紧密封阀座在软密封阀座和阀座弹簧的双重作用下具有减震功能,避免了阀瓣回座时硬密封阀座金属对金属直接碰撞产生火花的现象,降低了噪音,还可以缓解阀座密封圈在介质压力下的形变,延长止回阀的使用寿命。所述自紧密封方式,合理地将自紧密封效应运用于轴流式止回阀,将软密封和硬密封组合运用于轴流式止回阀,可以实现在适用温度范围内的零泄漏密封。此外,采用自紧密封方式可以降低密封比压,从而避免为了保证合适的密封比压而增加阀座密封面积,致使阀座进口端文丘里结构流通面积下降带来的压力损失问题。
3、前阀体阀座部位堆焊硬质合金,并设有同阀瓣密封面相匹配的密封角度1a与阀瓣密封面相吻合形成第一道金属密封(辅助密封),阀座支承圈设有同阀瓣密封面相匹配的密封角度19a与阀瓣密封面相吻合形成第二道金属密封(辅助密封),阀座密封圈密封面20a与阀瓣密合形成第三道软密封(主密封),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三重密封在轴流式止回阀上的应用,当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时,有效防止回流介质从阀瓣与内装密封环之间的大量泄漏,并具有防火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沃兰特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沃兰特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2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