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茶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2614.7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0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茶马客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20 | 代理人: | 马红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茶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泡茶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泡茶碗(1)不设置有漏水孔,不能自动洗茶漏水,即使有孔,孔间距和孔位置设置不合理,不能有效洗茶,不能使得具有最佳的洗茶效果;(2)碗体为圆形,没有明显坡度,不便于盛茶茶漏水;(3)碗体内底部与盛茶勺具大小不一,不便于洗茶盛茶;(4)碗底不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的泡茶碗不设置有漏水孔,不能自动洗茶漏水,即使有孔,孔间距和孔位置设置不合理,不能有效洗茶,不能使得具有最佳的洗茶效果;碗体为圆形,没有明显坡度,不便于盛茶茶漏水;碗体内底部与盛茶勺具大小不一,不便于洗茶盛茶;碗底不稳固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泡茶碗,包括碗体和碗底,所述碗底设置于碗体下部,所述泡茶碗还包括漏水孔,所述漏水孔设置于碗体侧面。
所述漏水孔为4-10个,漏水孔的间距为0.1-0.3cm,漏水孔距离碗体上边沿的距离为1-2cm。
所述碗体整体呈圆台状,碗体侧面与碗底垂直线之间的角度为30-60度,碗体内底部与盛茶勺具大小相同。
所述碗底为空心圆台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过程:将茶叶放置于碗底,倒水到碗中,不要没过漏水孔,洗茶一定时间后,将碗倾斜,倒出泡茶水,茶叶沉于碗底,洗茶过程完成。再倒水到碗中,进行泡茶过程。本实用新型漏水孔的个数、漏水孔的间距、漏水孔距离碗体上边沿的距离、碗体侧面与碗底垂直线之间的角度和洗茶和泡茶的效果相关,其中漏水孔的个数、漏水孔的间距、漏水孔距离碗体上边沿的距离直接关系着洗茶质量,从而影响泡茶质量。碗体侧面与碗底垂直线之间的角度直接关系到碗的美观与洗茶泡茶质量。本申请中的这些数据都是根据实验所得的最效果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置有漏水孔,能自动洗茶漏水,孔间距和孔位置设置科学合理,能有效洗茶,能使得具有最佳的洗茶效果;碗体为圆台,有明显坡度,并且坡度可以变化,便于盛茶漏水;碗体内底部与盛茶勺具大小相同,便于洗茶盛茶;碗底呈圆台,稳固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泡茶碗的立体图;
图2为所述泡茶碗的主视图;
图3为所述泡茶碗的俯视图;
图4为所述泡茶碗的仰视图;
图5为所述泡茶碗的碗底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碗体;2碗底;3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泡茶碗,包括碗体1和碗底2,所述碗底2设置于碗体1下部,所述泡茶碗还包括漏水孔3,所述漏水孔3设置于碗体1侧面。
所述漏水孔3为4-10个,漏水孔3的间距为0.1-0.3cm,漏水孔3距离碗体1上边沿的距离为1-2cm。
所述碗体1整体呈圆台状,碗体1侧面与碗底2垂直线之间的角度为30-60度,碗体1内底部与盛茶勺具大小相同。
所述碗底2为空心圆台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过程:将茶叶放置于碗底,倒水到碗中,不要没过漏水孔,洗茶一定时间后,将碗倾斜,倒出泡茶水,茶叶沉于碗底,洗茶过程完成。再倒水到碗中,进行泡茶过程。本实用新型漏水孔3的个数、漏水孔3的间距、漏水孔3距离碗体上边沿的距离、碗体1侧面与碗底2垂直线之间的角度和洗茶和泡茶的效果相关,其中漏水孔3的个数、漏水孔3的间距、漏水孔3距离碗体上边沿的距离直接关系着洗茶质量,从而影响泡茶质量。碗体1侧面与碗底2垂直线之间的角度直接关系到碗的美观与洗茶泡茶质量。本申请中的这些数据都是根据实验所得的最效果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有漏水孔3,能自动洗茶漏水,孔间距和孔位置设置科学合理,能有效洗茶,能使得具有最佳的洗茶效果;碗体1为圆台,有明显坡度,并且坡度可以变化,便于盛茶漏水;碗体1内底部与盛茶勺具大小相同,便于洗茶盛茶;碗底2呈圆台,稳固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茶马客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茶马客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2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家用粉碎机的电机支撑装置
- 下一篇:室内干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