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远程网络控制的金融网点低压配电智能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42065.3 | 申请日: | 2015-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3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沈宇亮;刘凯;刘锋;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库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晓玲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远程 网络 控制 金融 网点 低压配电 智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配电智能系统的低压开关控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远程网络控制的金融网点低压配电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金融网点的无人化是大型金融机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国内大型金融机构是通过庞大的运营维护团队、在网点配置普通的配电箱来进行简单的照明、温湿度控制,在此基础上实现金融网点的无人化运营比较困难。在不改变现有照明、冷暖等设备的前提下金融网点实现低压设备的可靠地无人化运营管理,就需要另外添加其他产品,例如:智能照明系统、配电管理模块、调光灯具等产品。从而导致系统结构复杂,金融网点布线杂乱,既增加了金融网点的建设成本,也使得普通运维人员难以进行正常的维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远程网络控制的金融网点低压配电智能系统,其将金融网点运营需要的照明冷暖控制、设备维护、设备故障报警等功能加以集成,并针对金融网点运营特点进行控制流程优化,实现金融网点低压设备远程智能控制,实现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远程网络控制的金融网点低压配电智能系统,包括主站管理服务器、众多低压配电的电力控制终端以及在金融网点安装的众多低压用电负载;其中:
所述主站管理服务器可实现接收和存储来自位于各个金融网点的低压配电智能控制终端上报的状态信息、报警信息和环境信息,处理并记录来自监控终端的各种查询命令,并将相应的信息准确及时地显示在监控终端,处理并记录来自监控终端的各种控制命令,并将相应的控制命令准确及时地下发到位于各个网点的电力控制终端,维护管理日志以及各种信息统计、分析和维护;
所述低压配电的电力控制终端可实现通过金融机构的内部专用网络接收来自主站管理服务器的控制命令,控制网点内的各种低压用电设备的电源开关;可实现低压用电负载的电源工作状态检测,监视工作异常,并监测金融网点和机房内的工作环境,通过金融机构的内部专用网络,将这些状态信息、异常报警、环境信息,实时汇总到主站管理服务器。
其中,所述众多低压用电负载为金融网点供电UPS、金融网点的主招牌灯箱、自助大厅的招牌灯箱、自助大厅的内部照明、网点和机房的中央空调或分体空调、网点和机房的通风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
其中,所述低压配电的电力控制终端包括终端主控制单元MCU、执行单元、保护单元。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主站管理服务器通过专用以太网网络向各低压配电智能控制终端发送控制指令,终端中的主控单元接收到控制指令,控制执行单元中可控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从而控制对应的负载运行或停止;各低压配电智能控制终端中,主控单元采集所在终端中各个负载的工作状态信息,并发送至主站管理服务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系统组成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终端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系统包括主站管理服务器1-1、进行金融网点本地控制监控的众多低压配电的电力控制终端1-2以及在金融网点安装的众多低压用电第一负载1-3-1、第二负载1-3-2至第N负载1-3-n。
本实施例中,主站管理服务器1-1为网络服务器,具有网络服务器的通用功能,如:为系统内所有金融网点低压配点智能控制终端提供集中计算、信息发表及数据管理等服务。
低压配电的电力控制终端1-2是接收主站管理服务器1-1指令信息进行执行操作,监控众多低压用电负载1-3-1、负载1-3-2至负载1-3-n状态反馈给主站管理服务器1-1的金融网点本地设备。
众多低压用电第一负载1-3-1、第二负载1-3-2至第N负载1-3-n是金融网点内的低压用电设备,包括:UPS、照明设备、空调设备、通风设备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库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伟库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2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