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遮阳帐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1776.9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3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鹤;李子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苏晓欣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34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折叠 遮阳 帐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遮阳器具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便携式折叠遮阳帐篷。
背景技术
遮阳帐篷,是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的临时棚子。多用帆布与金属骨架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收纳转移,它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一般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但是,现有的遮阳帐篷款式单一,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物料消耗大等问题。
公告号CN2036939284U公开了一种改良结构的遮阳帐篷,包括折叠式帐篷架和主篷面,通过在折叠式帐篷架的一侧设置外撑架,在主篷面上设置有与外撑架配合的侧篷面,来增大帐篷的可遮阳和遮雨的面积,但是,此类帐篷收纳面积过大,不不便于做运输与搬运,拆卸步骤相对繁琐,后期维修保养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遮阳帐篷,该帐篷结构简单,装卸简单,方便收纳,易于搬运,能有效控制物料成本,便于后期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折叠遮阳帐篷,包括立架和遮阳部,所述立架由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分别设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上的二旋转杆以及设于分别设于二旋转杆的另一端下方的支撑杆组成,构成可折叠结构,所述遮阳部通过连接组件与立架相连接。
所述第一架体包括第一前脚、一端与第一前脚相铰接的第一后脚以及一端铰接与第一后脚上的第一扣件,该第一前脚上设有一第一凸扣,该第一扣件非铰接端设有一第一扣位,在第一前脚和第一后脚呈撑开状态时,该第一扣位卡接在第一凸扣上,构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第二架体包括第二前脚、一端与第二前脚相铰接的第二后脚以及一端铰接于第二后脚上的第二扣件,该第二前脚上设有一第二凸扣,该第二扣件非铰接端设有一第二扣位,在第二前脚和第二后脚呈撑开状态时,该第二扣位卡接在第二凸扣上,构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各旋转杆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上端部,各该旋转杆的非铰接端分别与支撑杆相连接。
所述各支撑杆均由一端通过一连接组件铰接在旋转杆上的第一杆体以及套设在第一杆体另一端的第二杆体组成,该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形成可伸缩结构。
所述连接组件至少包括设于遮阳部底端的底杆、设于遮阳部中间的中杆以及设于遮阳部前端的前杆,该底杆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底部之间,该中杆两端分别连接在二旋转杆与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的连接端之间,该前杆两端分别连接在二旋转杆的另一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第一架体、第二架体、旋转杆以及连接组件撑起遮阳部,再配合支撑杆辅助支撑,形成遮阳帐篷,其第一架体,第二架体、旋转杆和支撑杆之间形成旋转机构,可实现第一架体/第二架体、旋转杆和支撑杆之间的简易旋转收展,节省收纳空间,而且,支撑杆为伸缩结构,能进一步达到节省收纳空间的目的,展开状态的立架,仅需将遮阳部上的各连接组件锁定在立架对应位置,便可将遮阳部撑开,以供使用者遮阳挡雨,操作方便,装卸简单,方便收纳,为搬运提供了便利,加之,其结构简单,能有效控制物料成本,便于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立架;11-第一架体;111-第一前脚;112-第一后脚;113-第一扣件;12-第二架体;121-第二前脚;122-第二后脚;123-第二扣件;124-第二凸扣;13-旋转杆;14-支撑杆;141-第一杆体;142-第二杆体;1a-连接组件;2-遮阳部;21-连接组件;211-底杆;212-中杆;213-前杆;22-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便携式折叠遮阳帐篷,包括立架1和遮阳部2,该遮阳部2一般用以遮挡太阳或雨水,该遮阳部2优选采用可防水遮荫的布料,以便携带,如帆布等,具体选材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此并不予以自限。
如图1-2所示,立架1由第一架体11、第二架体12、分别设于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上的二旋转杆13以及设于分别设于二旋转杆13的另一端下方的支撑杆14组成,构成可折叠结构,遮阳部2通过连接组件21与立架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苏晓欣,未经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苏晓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17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极结构
- 下一篇: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