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散热的双层间隔金属化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1639.5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6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宋仁祥;宋仁喜;谈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002 | 分类号: | H01G4/002;H01G4/005;H01G4/015;H01G4/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双层 间隔 金属化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散热的双层间隔金属化薄膜,属于金属化电容器安全薄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化安全薄膜是一种改进型金属化薄膜,且结构通常包括若干规则排列的极板单元,每一个极板单元通过微型保险丝连接周围的极板单元;其具有的优点是当任一极板单元发生击穿时,即电容器薄膜两极之间发生短路,从而放电并产生电弧,由于微型保险丝区域的载流量较小,因此会优先于极板单元而发生熔断,从而可以降低电容器薄膜的自愈时间,减少介质的烧伤面积并降低电容器薄膜自愈时的发热量,提高电容器薄膜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现有技术中,金属化安全薄膜最大的不足在于绝缘间隙占用了金属化膜的有效面积,导致金属化安全薄膜的生产成本高且体积大,而缩小绝缘间隙的面积又难以保证极板单元之间的绝缘性能。
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203931820U公开了一种双层间隔金属化安全薄膜,其能够在保证极板单元之间的绝缘性能的前提下提高金属化膜的有效面积,从而降低金属化安全薄膜的生产成本并缩小其体积。但是其存在问题在于卷制或叠合制成电容器芯子时,通常需要在两张金属化薄膜之间放置一张绝缘膜,因此作业效率较低;且由于任意一面的极板单元之间的间距较大,导致散热性能较常规安全薄膜差,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散热的双层间隔金属化薄膜,在保持有效面积大的前提下,提高其散热性能和加工成电容器芯子时的作业效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散热的双层间隔金属化薄膜,包括带状的基膜和覆合在所述基膜上的金属化蒸镀膜,所述金属化蒸镀膜包括若干矩形的极板单元,所述极板单元间隔规则排列使所述极板单元之间的具有与所述极板单元形状相同的绝缘间隙,所述极板单元分布于所述基膜的上下两面,且基膜上面的极板单元位置对应基膜下面的绝缘间隙,基膜上面的绝缘间隙位置对应基膜下面的极板单元,所述基膜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极板单元四个角的位置,所述通孔中设置有安全熔丝,且所述安全熔丝连接所述基膜上面的极板单元和所述基膜下面的极板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膜两面的绝缘导热硅胶膜,所述金属化蒸镀膜位于所述基膜和所述绝缘导热硅胶膜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基膜上还设置有两面都未覆合所述金属化蒸镀膜的空白留边,所述空白留边和所述金属化蒸镀膜分别位于所述基膜的两侧,所述金属化蒸镀膜还包括极板接线边,若干所述极板单元位于所述极板接线边和所述空白留边之间;所述极板接线边位于所述基膜的一面,所述极板接线边对应的所述基膜的另一面未覆合所述金属化蒸镀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散热的双层间隔金属化薄膜,通过在所述基膜两面的设置所述绝缘导热硅胶膜,既克服了单面所述极板单元之间的间距较大散热性差的问题,又克服了两张金属化薄膜之间需要放置绝缘膜的问题,能够在保持有效面积大的前提下,提高其散热性能和加工成电容器芯子时的作业效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散热的双层间隔金属化薄膜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散热的双层间隔金属化薄膜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散热的双层间隔金属化薄膜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散热的双层间隔金属化薄膜,包括:带状的基膜1和覆合在基膜1上的金属化蒸镀膜,金属化蒸镀膜包括若干矩形的极板单元2,极板单元2间隔规则排列使极板单元2之间的具有与极板单元2形状相同的绝缘间隙3,极板单元2分布于基膜1的上下两面,且基膜1上面的极板单元2位置对应基膜1下面的绝缘间隙3,基膜1上面的绝缘间隙3位置对应基膜1下面的极板单元2,基膜1设置有通孔4,且通孔4设置于极板单元2四个角的位置,通孔4中设置有安全熔丝5,且安全熔丝5连接基膜1上面的极板单元2和基膜1下面的极板单元2;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于基膜1两面的绝缘导热硅胶膜6,金属化蒸镀膜位于基膜1和绝缘导热硅胶膜6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16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跟踪系统中基于角度信息的前馈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