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传染性样本检测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1538.8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5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博格·孙扬;赵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普金斯(北京)医学诊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传染性 样本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染病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可能带有传染病原样本的装置。
发明背景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具有传播速度快、散播面积广、危害性大等特点,所以对传染病的检测极为重要。
在传染病检测中,为了防止采用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或其他体液)或其它可能带有传染病原的样本(如可能受污染的水、食品等)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扩散,除检测人员需进行防护、规范操作,检测时所用的耗材如检测试纸等在使用完毕后也要进行专门的处理,灭活其中的病原。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废弃物并不总是能够当场即时处理的,往往要在保存一段时间后,运输到一个地方集中处理。而传统的检测试纸和检测卡的结构是开放的,加样区和结果显示区都暴露在空气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意外很容易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成为病原的扩散源。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检测装置结构作了改进,为全封闭式结构,大大提高了检测装置的生物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简化检测废弃物处理,提高传染性样本检测的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全封闭式的传染性样本检测装置。该密封装置在检测完成之后可以不经特殊处理,安全地存放一定时间而不必担心传染性样本污染扩散,待条件具备后进行统一处理,简化了废弃物处理操作,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于传染性样本检测的装置,由保护帽,上卡壳,试纸条和下卡壳组成。所述上卡壳有能被保护帽覆盖保护的加样孔和无色透明塑料薄膜或玻璃片密封的检测窗;所述试纸条由在支撑物上依次相互搭接的样品区、结合区、检测区、吸水区组成;所述下卡壳中间为放置试纸条的卡槽,上下卡壳通过嵌合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保护帽能够将加样孔密封覆盖,检测窗覆盖有无色透明塑料薄膜或玻璃,上下卡壳连接缝处经过密封处理。这样盖紧保护帽后,整个检测装置就形成密闭的整体,将传染性样本限制在其内部,与外界隔绝,以免造成危害。
所述保护帽帽口内侧粘接固定有密封圈。使用前将保护帽摘下,露出加样孔。检测结果读取完毕后将保护帽盖紧,可以把加样区与外界隔离开。加样时应避免样本溅到加样孔以外的区域。待检测结果显示出来并记录完毕后,用过的检测装置可以不经特殊处理而安全地存放一段时间后进行集中消毒处理。
所述保护帽及上下卡壳材料可由不吸水的塑料制成,包括人工合成或自然界有机材料,如聚苯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酯或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等。卡壳的密封圈固定在下卡壳外边缘处。所有密封圈由不透水、不透气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如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丁腈橡胶等制成。
所述检测窗为无色透明的塑料或玻璃片,粘合在上卡壳的开口处,透过检测窗观察T线和C线显示的结果。
所述支撑物可由PVC板或PS板构成。
所述样品区可由玻璃纤维膜、纤维素膜或无纺布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构成。
所述结合区可由玻璃纤维或聚酯纤维膜构成,其上涂有标记物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或抗原,所述标记物为金属胶体颗粒、荧光颗粒、磁性颗粒或有色乳胶颗粒。
所述检测区可由硝化纤维膜、PVDF膜或硝酸纤维膜构成,在所述检测区上设有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所述检测线中包被有抗体或抗原,所述质控线包被有羊抗鼠IgG抗体。
该装置适用于各种传染性样本检测,具体检测内容如霍乱、丙型肝炎、艾滋病、淋病、登革热等取决于其中装载的试纸条种类。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色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由图1可见,该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卡和保护帽1两部分,检测卡和保护帽1连接方式为插接,保护帽1盖紧之后能将加样区整个覆盖起来,通过密封圈4密封,形成整体的封闭结构。
检测卡由上下扣合的上卡壳2,下卡壳3和置于下卡壳3卡槽中的试纸条组成,其中上卡壳2和下卡壳3之间缝隙由密封圈5密封起来。
上卡壳1上设置有加样孔6和透明塑料或玻璃材质的检测窗7,加样孔6呈立体漏斗状,孔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加样孔6对应试纸条上的样品区10,试纸条上的检测区9正对应上卡壳的检测窗7,使检测区上的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显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普金斯(北京)医学诊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霍普金斯(北京)医学诊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1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