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杯加热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0272.5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4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宋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2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杯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袋,具体涉及水杯加热袋。
背景技术
冬天天气冷,水倒入杯子中很快就凉了,刚刚倒好时因为太热没法喝下去,等想起来可以喝的时候,又已经太凉了,弄的人心情烦躁。现在虽然有保温杯可以使水在天冷的时候保持温度,不至于太凉,但是没法控制水的温度,仍然没法及时喝到温度适宜的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的一种水杯加热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水杯加热袋,包括防水袋和原料袋,其中:原料袋放置于防水袋中,防水袋外表面设有隔热保温层,隔热保温层上附有线套,防水袋内表面左右两侧设有第一贴片和与第一贴片配合使用的第二贴片,第一贴片与第二贴片相互贴合使防水袋呈筒状,可以包覆水杯杯体,原料袋为自发热袋。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线套为网眼线套。
上述的隔热保温层中部形成有手柄结构,手柄结构作为水杯手柄。
上述的线套为弹性线,能将防水袋压紧在水杯外壁上。
上述的隔热保温层为绒布层。
上述的防水袋的下部形成有一定长度的弯折,当防水袋呈筒状时,该弯折呈环状兜住水杯底部。
上述的原料袋内的自发热材料是自发热聚合物。自发热聚合物为铁、石、活性炭、无机盐、水合成的聚合物。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原料袋置于防水袋内,当杯子里的水需要加热,可以将水杯加热袋附在杯体上,并通过加热带上的贴片使水杯加热带紧紧包覆杯体,对杯子里的水进行加热,直至加热的温度适宜。加热袋上的线套既装饰了杯子,又在需要拿杯子时起到了把手的作用。而且在冬天,水杯加热袋不仅可以加热水杯里的水,在加热水的同时,抱着杯子还可以供人暖手。原料袋内由铁、石、活性炭、无机盐、水合成的聚合物自发热材料自动发热,加热不需要依靠电能,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套在杯子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防水袋1、弯折11、原料袋2、隔热保温层3、手柄结构31、线套4、第一贴片5、第二贴片5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水杯加热袋,包括防水袋1和原料袋2,其中:原料袋2放置于防水袋1中,防水袋1外表面设有隔热保温层3,隔热保温层3上附有线套4,防水袋1内表面左右两侧设有第一贴片5和与第一贴片5配合使用的第二贴片51,第一贴片5与第二贴片51相互贴合使防水袋1呈筒状,可以包覆水杯杯体,原料袋2为自发热袋。
实施例中,线套4为网眼线套。
实施例中,隔热保温层3中部形成有手柄结构31,手柄结构31作为水杯手柄。
实施例中,线套4为弹性线,能将防水袋1压紧在水杯外壁上。
实施例中,隔热保温层3为绒布层。
实施例中,防水袋1的下部形成有一定长度的弯折11,当防水袋1呈筒状时,该弯折11呈环状兜住水杯底部。
实施例中,原料袋2内的自发热材料是自发热聚合物。自发热聚合物为铁、石、活性炭、无机盐、水合成的聚合物。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如下:
原料袋2内装着由铁、石、活性炭、无机盐、水合成的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可以自发热,原料袋2放置于防水袋1中,防水袋1外表面设有隔热保温层3,绒布层3上附有线套4,防水袋1内表面左右两侧设有第一贴片5和与第一贴片5配合使用的第二贴片51,第一贴片5与第二贴片51相互贴合使防水袋1呈筒状,可以包覆水杯杯体,当水杯里的水需要加热时,将水杯加热袋的两个贴片贴合,使加热带紧紧包覆水杯杯体便可以自行加热,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水杯里水的温度,在想喝水的时候便可以喝到水温适宜的水了,防水袋1外表面上附着的线套4既可以兜住杯底,也具有作为提手的结构,方便行走时携带,冬天冷的时候,将附有水杯加热带的水杯抱在手中,还可以暖手。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02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