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弃物缺氧热解气化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38842.7 | 申请日: | 2015-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9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平;韩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登平 |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04;F23G5/4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 地址: | 231137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物 缺氧 解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弃物热解气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物缺氧热解气化炉。
背景技术
资源与环境是21世纪的两大主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这两大主题中的重要课题。随着人们环境资源意识的增强,各国政府对垃圾处理技术标准的提高,传统的垃圾处理主要方法,也即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技术日益显示出其缺陷。如垃圾填埋占用大片土地,堆肥法处理量小而效率低,焚烧法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特别是二恶英的污染问题等。随着垃圾热解技术的兴起,因其具有二次污染小,无害化彻底,资源化程度高的特点,正引起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目前常用的热解气化方式,在专利号为CN201510187639.X的专利名称为“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生产可燃气的方法和系统”以及专利号为CN201110111480.5的名称为“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处理成套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均有所描述:将生活垃圾在蓄热式旋转床热解炉内进行干燥处理和热解处理,以便得到富含水蒸气的高温油气和垃圾炭;利用富含水蒸气的高温油气作为气化剂对垃圾炭进行气化处理,以便得到气化混合气;以及将气化混合气进行除尘净化处理,以便得到可燃气。目前传统的上述操作过程,仍然存在无法忽视的缺陷,主要在于:一方面,由于垃圾热解的过程也即废弃物的热解气化过程,也即指将生物质燃料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热化学过程中,水蒸气、游离氧或结合氧与燃料中的碳进行热化学反应,生成可燃气体。其过程必然包括生物质的干燥、热解、氧化和还原反应过程。而在现有垃圾的热解气化过程中,垃圾首先必须要经过预处理过程,从而使得垃圾被破碎烘干后,以干燥碎粒形态进入蓄热式旋转床热解炉内,无形中极大的增加了垃圾的处理成本及每批次垃圾的处理周期,同时也必然降低了垃圾的实际处理效率。另一方面,蓄热式旋转床热解炉作为垃圾的主要反应场所,对于炉内温度的恒温控制和限氧供风尚无有效的处理方式,这就为目前垃圾的热解气化效率埋下了隐患。如何寻求一种结构更为合理可靠的热解气化炉体,能够在保证其内垃圾进行正常反应过程的同时,能够简化其处理过程,降低其处理成本及周期,提升其处理效率及性能,为本领域近年来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废弃物缺氧热解气化炉,其可在有效确保炉内温度的高恒温控制的同时,简化废弃物的热解气化处理过程,并同步提升其处理效率和降低其处理成本,废弃物的处理周期亦可得到进一步缩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弃物缺氧热解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至少包括燃烧室以及位于燃烧室内的炉排组件;燃烧室划分为用于执行废弃物的干燥、热解及氧化操作的主燃烧室以及于主燃烧室末端加设的灰渣冷却室;本焚烧炉还包括罩设于炉排组件上的火笼罩,所述火笼罩与炉排组件之间区域构成前述主燃烧室;炉排组件沿物料行进方向依次分为进料干燥段、热解氧化段以及燃尽段,火笼罩至少在炉排组件的进料干燥段及燃尽段处分别设烟气间隙,以使得所产生高温烟气绕行并湍流进入构成还原层的还原室;所述火笼罩的底罩面朝炉排组件呈平板状和/或凹面状构造。
所述火笼罩顶部呈便于烟灰滑落的坡度结构;火笼罩的前端面靠近炉排组件的进料干燥段所在段上方并与炉体上前拱盖间存有间隙以构成前烟道;火笼罩的靠近炉排组件的燃尽段所在段并与炉体上后拱盖存有间隙以构成后烟道,该前烟道和后烟道共同构成上述烟气间隙;在上述烟气间隙与还原室的衔接连通处布置有口径小于还原室口径的缩小状的主烟喉口。
所述火笼罩与炉排组件距高为1m以上布设,炉排组件下方分别布置热风室、热风管、热风鼓风机,炉排组件进料端连接供料系统组件设置,炉排组件的燃尽段连接在冷渣活动炉排处。
冷渣活动炉排下方分别设置冷风室、冷风管、冷风鼓风机,冷渣活动炉排连接在排渣斗外上口部位设置,排渣斗上沿的连接燃烧室底部处的炉体侧壁处设有看火窗,看火窗外设看火操作控制室。
所述炉排组件为顶杆式固定炉排;炉排组件包括顶杆以及位于顶杆底端的提供其顶升动力的动力部,顶杆的最大升程贯穿炉排组件上的物料层;炉排组件的排面上贯穿其排体开设连通热风室与主燃烧室的通风孔,且该排面呈板面倾斜布置的长方板体状结构;在炉排组件的物料输送方向上,所述顶杆为轴线铅垂布置的多个且沿垂直上述物料输送方向依次横向均布;以上述横向均布一行的顶杆为一组横向顶杆单元,所述横向顶杆单元为多组且呈纵向均布的沿平行物料输送方向依次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登平,未经李登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8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柴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应用燃油或燃气与纯氧预混燃烧点燃一次风粉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