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板桩支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38485.4 | 申请日: | 2015-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0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方;彭卫平;容穗红;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支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板桩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钢板桩作为基坑开挖支护,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通过在基坑周边按“屏风式打入法”采用震动锤将钢板桩插入土层中,钢板桩密扣排列,充分利用钢板桩较大的抗弯刚度,能够起到挡土及止水的双重作用。但是,当基坑开挖超过一定深度或周边环境条件较严格时,钢板桩悬臂支护难以满足侧向变形控制的要求,或者自身刚度难以达到支护设计要求,此时,人们往往在钢板桩顶或桩身位置加设单道或多道锚索或内支撑控制侧向变形。
然而,当基坑平面尺寸较小(周长<100m,支撑跨度<10m)且工期较短时,如市政污水处理池、地下变电站、化粪池等小型建筑物基坑开挖或突发应急抢险开挖,采用传统的钢板桩加内支撑联合支护技术时,需用到钢板桩、钢管、工字钢、角钢等多种材料,种类繁多,采购、贮存或租用烦琐,且受支护空间限制,钢管或工字钢被不同程度地多段切割,难以重复使用,材料利用率低,造成浪费,特别是应急抢险工程,支护范围不确定性很大,容易出现缺材或毁材的不良现象。如果采用锚索,则需在钢板桩桩身开孔,孔径一般为150mm或180mm,将损坏钢板桩的完整性和刚度,影响钢板桩的重复利用,并且,锚索施工工期长,受周边环境限制,不能满足应急抢险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板桩支护装置,解决了在规模较小基坑开挖支护时用材繁多、采购及施工不便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板桩支护装置,包括围合成箱体结构的支护墙,所述支护墙的内侧设有环状结构的腰梁,所述腰梁的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之间通过多个支撑部件连接,所述支护墙、腰梁和支撑部件均由多个钢板桩构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件为对撑结构或角撑结构,所述对撑或角撑由一排或两排钢板桩构成。
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支撑部件为对撑结构时,两排所述钢板桩的敞口段相对设置,且两排所述钢板桩的敞口段的边缘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支撑部件为角撑结构时,其中一排钢板桩套设于另一排钢板桩的内侧,且两排所述钢板桩的边缘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板桩支护装置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腰梁与所述支护墙采用点焊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腰梁与所述支护墙采用钢筋吊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板桩腰梁采用加强筋接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腰梁的转角处设有加强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板桩为拉森钢板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板桩支护装置,包括围合成箱体结构的支护墙,支护墙的内侧设置环状结构的腰梁,腰梁的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之间通过多个支撑部件连接,支护墙、腰梁和支撑部件均由多个钢板桩构成,采用钢板桩作支护结构及内支撑体系构件,支护结构用材相对单一,采购和使用快捷,施工速度快,缩短工期,并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节约工程造价,提高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钢板桩支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钢板桩支护装置对撑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钢板桩支护装置转角处加强板大样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钢板桩支护装置钢板桩接长大样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钢板桩支护装置角撑平面示意图。
其中,1、支护墙;2、腰梁;3、支撑部件;31、角撑;32、对撑;4、加强筋;5、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钢板桩支护装置,包括围合成箱体结构的支护墙1,支护墙1的内侧设有环状结构的腰梁2,腰梁2的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之间通过多个支撑部件3连接,支护墙1、腰梁2和支撑部件3均由多个钢板桩构成。采用钢板桩作支护结构及内支撑体系构件,支护结构用材相对单一,采购和使用快捷。另外,由于钢板桩抗弯刚度和强度较大,可以根据基坑平面形状灵活布置,与传统的钢管支撑相比,施工难度降低,施工速度快,缩短工期,并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节约工程造价,提高使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8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边坡加固与排水的边坡框架
- 下一篇:碎石基床整平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