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单元与汽车电子标识融合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738074.5 | 申请日: | 2015-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0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B60R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张海秀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单元 汽车 电子 标识 融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单元OBU与汽车电子标识ERI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单元与汽车电子标识融合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电子标识(electronicregistrationidentificationofthemotorvehicle,简称ERI)也叫汽车电子身份证、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俗称“电子车牌”,将车牌号码等信息存储在射频标签中,能够自动、非接触、不停车地完成车辆的识别和监控,是基于物联网无源射频识别(RFID)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延伸。随着《汽车电子标识通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及试点城市的确定,引起了国内外各行业相关厂家及人士的高度关注,都在关注其标准化工作的现状、进展及发展前景。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的车载单元OBU主要是采用5.8GHz微波通讯技术,主要解决高速、道路、桥梁或城市拥堵等收费,车载单元具有车辆信息及持卡人基本信息;汽车电子标识ERI是采用超高频通信技术,存储汽车身份信息,犹如人的身份证一样,能够标识车辆的身份、性质、用途等,辅以稽查等技术手段,能有效防止套牌、盗抢等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未来也能够应用于年检、收费等领域。两种设备都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信息交互,安装后都具备防拆卸的功能,但是当前OBU主要是采用机械防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存在一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单元与汽车电子标识融合系统,通过该系统使车载单元与汽车电子标识合二为一,能够有效避免OBU安装后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单元与汽车电子标识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同一车辆的车载单元和汽车电子标识,以及分别与车载单元和汽车电子标识通过无线通讯连接的路测单元,所述车载单元中设有用于存储车载单元和汽车电子标识两者共有信息的第一信息存储模块,所述汽车电子标识中设有用于所述共有信息的第二信息存储模块,所述路测单元中设有用于比较所述第一信息存储模块和第二信息存储模块中所存储的信息是否相同的比较模块。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载单元与汽车电子标识融合系统,所述车载单元和汽车电子标识安装在车辆上时,车载单元和汽车电子标识分离安装或交叠安装。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载单元与汽车电子标识融合系统,所述路测单元中设有超高频UHF通讯模块,路测单元通过所述超高频UHF通讯模块与汽车电子标识无线通讯连接。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载单元与汽车电子标识融合系统,所述比较模块包括比较器或比较电路。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载单元与汽车电子标识融合系统,所述共有信息包括待安装所述车载单元和汽车电子标识的车辆的车辆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单元与汽车电子标识融合系统,能够通过现有机械防拆机构之外的方式实现对车载单元防拆卸、防转移的检验,提高了检验的安全性,有效降低OBU拆卸、转移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车载单元与汽车电子标识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单元与汽车电子标识安装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单元与汽车电子标识融合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安装于同一车辆的车载单元100和汽车电子标识200,以及分别与车载单元100和汽车电子标识200通过无线通讯连接的路测单元300,所述车载单元100中设有用于存储车载单元100和汽车电子标识200两者共有信息的第一信息存储模块101,所述汽车电子标识(200)中设有用于所述共有信息的第二信息存储模块201,所述路测单元RSU300中是设有用于比较所述第一信息存储模块101和第二信息存储模块201中所存储的信息是否相同的比较模块3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80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TL电子标签音乐完成器
- 下一篇:一种商品检测标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