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钓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6734.6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4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马西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一木钓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地址: | 264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钓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钓用具,具体是指一种高强度钓竿。
背景技术
目前垂钓用的钓竿由多节竿体套装而成,竿体在制作过程中首先采用碳布缠绕在模具上,然后进行烫接、固化,然后进行脱模,碳布层即成为竿体的竿壁,再对竿壁进行研磨,涂装即可。目前碳布的缠绕方式见附图1所示,在模具1的表面进行碳布2的缠绕(为清晰起见,附图1中的碳布2呈松散状态,实际制作中,碳布2紧紧缠绕在模具1的表面)。待脱模后,在碳布2的表面进行研磨、涂层设置(附图中未示出涂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采用一条碳布对模具进行若干圈缠绕后,如附图1所示的A处位置,以碳布2缠绕3圈为例,碳布的始端与尾端会形成一重叠部位,该重叠部位的碳布层数为4层,当整条竿体涂装完成后,该重叠处的拉力会大于其他部位的拉力造成整只竿体受力不均,在溜鱼过程中因整体钓竿的受力不均很容易在大鱼突然发力时造成竿体的断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钓竿受力不均,在遭受突然受力的情况下容易断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钓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度钓竿,其由多节竿体套装而成,所述竿体的竿壁由若干层碳布层缠绕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布层的碳布块数与碳布层的层数一致,每块碳布圆周方向缠绕一圈后始端与末端形成一重叠接口,若干块碳布形成的若干条重叠接口均匀分布在竿体的圆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竿体的表面设有涂装包裹层。
进一步的,每块碳布重叠接口的长度为碳布长度的5-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碳布层采用多块碳布缠绕后,其每块碳布所形成的重叠借口在竿体的圆周表面上形成均匀支撑,无论竿体如何转动、拽拉都能保证整只竿体受力均匀,使竿体的抗折能力大幅提高,溜鱼过程中在大鱼突然发力时能够瞬间分解及缓冲强力来袭,保障竿体不被拉断。该高强度钓竿结构合理、竿体性能显著提高,可广泛应用于钓竿的生产中。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碳布缠绕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碳布缠绕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强度钓竿,其由多节竿体套装而成,所述竿体结构见附图2所示。
如附图2所示,竿体的竿壁由若干层碳布层缠绕而成,碳布层的碳布块数与碳布层的层数一致,每块碳布圆周方向缠绕一圈后始端与末端形成一重叠接口,制作时,碳布围绕模具1进行缠绕。在本实施例中,碳布层2的层位为3层,相应碳布的块数为3块,分别为第一碳布块21、第二碳布块22及第三碳布块23,如附图2所示,第一碳布块21、第二碳布块22及第三碳布块23分别围绕模具1缠绕一圈后其始端与末端形成一重叠接口,标记为第一接口21A、第二接口22A及第三接口23A,三个重叠接口在竿体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为清晰起见,附图2中所显示的碳布层呈松散状态,在实际制作中,三块碳布紧紧缠绕在模具1上,当缠绕完成后,进行烫接、固化、脱模,然后在碳布层的表面进行涂装形成包裹层,由此在包裹层的内部形成竿体圆周方向上的三条均匀的支撑受力层,该三条均匀分布的支撑受力层可防止竿体在转动、拽拉时造成的竿体受力不均突然断裂现象的出现,使整只竿体的受力性能显著提高。以本实施例中三块碳布所制成的竿体与一块碳布所制成的竿体进行比较,其整体拉力平均提升20%以上。
当然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根据竿体的受力要求及性能指标,碳布层的层数可灵活确定,碳布的块数随碳布层的层数进行确定,但要保证若干块碳布的重叠接口在竿体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另外,每块碳布的重叠接口的长度确定为碳布长度的5-10%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一木钓具有限公司,未经威海一木钓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6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