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肱骨近端内侧解剖锁定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6444.1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1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甫;王雁;杨佳平;韦冬;董金磊;贺宇;王柏珉;许世宏;周东生;马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周理工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肱骨 内侧 解剖 锁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肱骨近端内侧解剖锁定板。
背景技术
肱骨位于上臂,又叫上臂骨,其近端是半球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肩关节。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其发生率约为全身骨折的2.5%,多见于青壮年高能量创伤及老年人骨折疏松性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恢复肩关节的功能,保守治疗愈合多不理想,而以往的内固定技术又很难达到坚强的稳定使肩关节能进行早期安全的功能锻炼,尤其是肱骨近端的粉碎性骨折,其治疗存在诸多选择和争议。
目前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内固定以外侧解剖锁定板占统治地位。该钢板内侧柱靠锁定螺钉或骨矩螺钉支撑,但临床随访,骨质疏松或内侧柱粉碎缺乏骨性支撑时,容易导致肱骨头内翻、塌陷,内固定断裂、切出。该外侧解剖锁定板失败的原因在于:1、生物力学稳定性问题,对抗内翻应力仍偏弱,导致内固定失败;2、肱骨头缺血坏死,骨折导致肱骨头血运受到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通过外侧解剖锁定板容易导致肱骨头内翻、塌陷以及内固定断裂、切出发生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肱骨近端内侧解剖锁定板,通过肱骨近端内侧解剖锁定板进行肱骨内侧固定,显著增加内固定生物力学强度,同时不破坏肱骨头血运,不破坏肩关节稳定性,提供了坚强的内侧柱支撑,抵抗内翻应力,有效解决了现有通过外侧解剖锁定板容易导致肱骨头内翻、塌陷以及内固定断裂、切出发生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肱骨近端内侧解剖锁定板,所述锁定板包括锁定板近端、锁定板远端以及连接锁定板近端与锁定板远端的锁定板板身,所述锁定板设有一接骨面,所述接骨面与所述肱骨近端内侧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锁定板近端、锁定板远端以及锁定板板身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将锁定板固定在肱骨近端内侧的固定孔。
具体地,所述锁定板板身上还设有用于起加压作用的滑动孔。
具体地,所述锁定板近端上设有用于缝扎线穿过的克氏针定位孔。
具体地,所述锁定板近端上设有的固定孔为3个。
具体地,所述锁定板近端上设有的固定孔呈正三角形分布。
具体地,所述锁定板近端上设有的固定孔为5个。
具体地,所述锁定板近端上设有的固定孔呈两排排列分布。
具体地,所述锁定板板身上设有至少2个固定孔,所述锁定板远端上设有至少1个固定孔。
具体地,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内螺纹。
具体地,所述锁定板为不锈钢锁定板、纯钛锁定板、钛合金锁定板、镁合金锁定板或碳钢锁定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肱骨近端内侧解剖锁定板,通过肱骨近端内侧解剖锁定板进行肱骨内侧固定,提供了坚强的内侧柱支撑,抵抗内翻应力,显著增加内固定生物力学强度,同时不破坏肱骨头血运,不破坏肩关节稳定性,有效解决了现有通过外侧解剖锁定板容易导致肱骨头内翻、塌陷以及内固定断裂、切出发生率高的问题;锁定板近端上设有的固定孔4可为3个或5个,可根据骨折的情况选择使用,效果更好;提供坚强的内侧柱支撑,抵抗内翻应力,与PHILOS钢板联合应用治疗骨质疏松同时内侧柱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折,可提供极为稳定的双柱支撑;对三角肌、肩袖以及肱二头肌长头腱的结构无干扰,有利于前屈外展功能恢复;内侧柱骨折区显露清晰,对骨质严重疏松伴有缺损的病例便于植骨;保护好旋肱内外血管,不会进一步破坏肱骨头血运,不会干扰愈合;保护好盂肱下韧带,不破坏肩关节稳定性;内侧切口隐蔽,对外观干扰小,可用于治疗没有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2部分骨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肱骨近端内侧解剖锁定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肱骨近端内侧解剖锁定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定板近端,2.锁定板远端,3.锁定板板身,4.固定孔,5.滑动孔,6.克氏针定位孔,100.接骨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6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红葡萄酒的酿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螺旋叶片干燥机